花粉过敏“元凶”可能是树木杂草 合肥疾控专家提醒:易感人群外出可戴口罩眼镜
春暖花开,随着春季到来,除了花香醉人,可能还有花粉“扰”人,给过敏性体质人群的出行和生活带来不便。让你过敏的元凶来自哪里?其实是那些看起来不像会开花的树木类、杂草类植物。合肥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一天中12时-16时是花粉浓度最高的时段,减少外出是最有效的防护措施。
花粉过敏又叫花粉症,是一种因吸入或接触外界花粉抗原而引起的过敏性疾病,春季为高发期。花粉过敏时会出现多种症状,主要表现为鼻痒、喷嚏、流涕、鼻塞、眼痒、结膜炎、等表现,严重者可诱发支气管哮喘,甚至威胁生命。
花粉过敏的“元凶”到底来自哪里?合肥疾控专家介绍,自然界的花粉传播主要分风媒和虫媒两种形式。春季花粉过敏的“元凶”往往不是颜色鲜艳的观赏花,而是那些看起来不像会开花的树木类、杂草类植物。
据介绍,虫媒花粉通常不会引起过敏,如油菜花、桃花、梨花的花粉,靠蝴蝶或蜜蜂等昆虫传播,特点是花朵鲜艳,带有芳香或其他气味,花粉颗粒较大,花粉量不多,不易四处播散。
“而风媒花粉则是主要过敏原。”专家介绍,如柏树、杨树、柳树、桦树、梧桐等的花粉,特点是花型小,花粉含量高,质量较轻,可以随风飞到很远的地方。
专家提醒,花粉过敏目前尚不能彻底治愈,易反复发作,重在预防,在日常生活中宜远离过敏原,选择适宜的开窗通风时间,合理使用抗过敏药物。
对于易感人群而言,在花粉高峰期(一天中12时~16时是花粉浓度最高的时段),减少外出是最有效的防护措施。外出时,可以戴口罩、眼镜、帽子,穿长袖衣物,减少接触花粉的几率。
花粉散播期应减少开窗时间,防止花粉进入。如条件允许,可在家使用空气过滤器或新风净化系统过滤花粉。外出回家后及时沐浴,选用合适的洗鼻器或鼻腔喷雾器等进行鼻腔冲洗(年龄小的孩子不建议鼻腔冲洗,以免造成伤害),以清除黏附的花粉。
易感人群外出时最好带上脱敏药物,若遇皮肤发痒、全身发热、咳嗽、气急时,应迅速离开诱发环境并及时服药。若症状明显加重或出现哮喘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汪漪)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