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 学堂 学堂公众号手机端

1966年彭德怀被绑架参谋景希珍掏出逼问卫兵:彭总在哪儿

admin 12个月前 (05-14) 阅读数 41 #2021
文章标签 彭场口罩

  1959年,庐山会议上,心直口快的彭德怀批评人民公社活动存在错误,借机发难,造成彭德怀被免职。回到北京之后,彭德怀一家就从总部机关搬了出来,举家迁往吴家花园。

  彭德怀在吴佳花园一住就是六年之久,因为彻底闲了下来,彭德怀日常就爱看看报纸,还在院子里种了些花花草草、蔬菜水果,算是彻底过了一段时间退休养老的生活。

  1965年,中央开始考虑逐步恢复彭德怀的工作,派遣彭真去和彭德怀沟通,询问彭德怀是否愿意到西南任职。10月,在对接好具体的工作后,彭德怀就从北京出发去四川,担任西南建设大三线的副主任。

  彭德怀由京入川担任西南三线建委副主任后,被安排住在成都永兴巷7号大院,负责警卫工作的是成都军区派出的一个警卫班。

  一天,彭德怀在住地旁边的篮球场散步,看见一个小战士,就停下来和他交谈,问他叫什么?多大了?哪里人?

  小战士立正敬礼,回答说:“,我叫田文义,今年19岁,家住四川省南充县长乐区,家中有父母、兄弟7人......”

  田文义就像作报告一样,板板正正回答了一长串,谈了一阵,彭德怀鼓励他说:“小田,你还年轻,要好好学习文化,多读毛主席的书......”

  就这样,彭德怀认识了这个年轻、朴实的小战士。彭德怀的住处外面种了很多桂花树、香樟树,都是四川常见的树。其中有一棵香樟树特别高大,伸出来的树枝都遮盖住了彭德怀住房的一角。

  树上栖息了一群乌鸦,每天飞来飞去,总搞得地上很多落叶和鸟粪。警卫战士只好经常打扫院子,每次彭德怀散步看见,都会拿着扫把加入打扫队伍,还总说:“你们休息吧,我自己来。”

  时间久了,战士们很讨厌乌鸦,又影响卫生,还影响睡觉,合起伙来一商量,决定把乌鸦赶走。田文义胆子最大,掏出打乌鸦,结果声响引来了附近派出所的人,并告知市区内不许鸣枪。

  田文义年轻气盛,与派出所的人争论起来,正在房中休息的彭德怀听见争执,就出来劝说:“小田,要遵守地方的规章制度,以后不要在市内鸣枪了。”

  派出所的人根本不知道是哪一位住在这里,也没认出彭德怀,但见这位老同志说话和蔼,也就打住话头离开了。

  刚住进来没多久,彭德怀见院子中有一块空地,决定将空地利用起来。一天晚上,彭德怀散步遇见田文义,询问:“小田,这儿地里能产些什么?”

  田文义回答:“四川是天府之国,什么都产,蔬菜有茄子、辣椒、西红柿;水果有柑橘、苹果......”

  警卫班的战士们看出了彭德怀想在院子内种菜的意思,班长就向上面反映了一下,然后就用大卡车从郊区买来了柑橘树和苹果树。彭德怀挺高兴,和大家一起将树栽种上,当年就结了果子。

  后来,彭德怀又在果树中间种上了辣椒、西红柿等蔬菜,有闲暇就去浇水。田文义好奇地问彭德怀的参谋景希珍:“很喜欢种蔬菜?”

  景希珍回答:“这算啥,彭总在北京挂甲屯的时候,还种了小麦呢!”彭德怀闲着的那六年,习惯了种菜,到了成都,虽然恢复了工作,但依旧将这个习惯保持了下来。

  彭德怀生活方面一向节俭,一次,他嫌手表带子长了点,让田文义到春熙路的修表店去掉几个扣,小店将取下的金属扣留给修表店,彭德怀惋惜地说:“哎呀,该拿回来,卖了可以交党费呢!”后来,田文义才知道,那条表带是镀金的。

  为了丰富彭德怀的文化生活,西南局机关事务管理局专门将永兴巷7号干部宿舍楼下的小舞厅打扫干净,周末组织舞会,请彭德怀去。彭德怀却不热衷于这些,从不去参加。有时候那边放电影,有感兴趣的彭德怀就去,但从不白看,都要自己掏钱买电影票。

  安生日子却不长久,1966年下半年,大字报开始泛滥,彭德怀很关心这方面的情况。每天提前出门上班,在西南三线建委办公楼看小字报、大字报,什么内容新他看什么。

  有一天晚上,吃过晚饭,彭德怀一个人溜溜达达就出门了,班长小裴担心一个人出门不安全,就叫田文义换上便装跟着去。

  街上人很多,尤其是贴满大字报的成都市邮电局大楼前面,彭德怀足足待了2个小时。田文义见人实在太多,凑到彭德怀身边低低说:“,回家吧!”

  彭德怀没有应答,过了一会儿才说:“小田,走,我们往总府街方向走一趟。”田文义劝不动,只好跟在彭德怀身后警戒。

  快到地方的时候,田文义见一个约1.8米身高的健壮男子目不转睛地盯着彭德怀,他立即警觉起来。田文义将手伸进大衣口袋里,将推上膛。

  彭德怀发现了田文义的动作,且看他神情紧张,立即劝他镇定下来:“警卫工作要机智,但也不要紧张和神秘化,让群众看我几眼,接近我一下有什么可怕呢?”

  尽管彭德怀这样说,但田文义还是担心出现什么意外,又劝道:“,今天太晚了,我们回家吧,明晚我们再来看。”

  实际上,自从彭德怀住进成都永兴巷7号不久,就有各种各样的人来打听他,打听这里住的是什么人。还好战士们保密工作做得好,许多人一直都不知道彭德怀的住处。

  1966年10月,外面的局势更加紧张红,彭德怀依旧镇定自若,在征得组织同意的情况下,依旧每天下午或者晚上抽空去街上看大字报。

  一天晚上,秘书綦魁英的爱人于淑琴从春熙路南段鞋店门市部下班回来,正巧看见彭德怀背着手,戴着大口罩,仰头聚精会神地看大字报。

  于淑琴心想:彭总不要命啦,跑到闹市区来看大字报。为了老的安全,于淑琴疾步上前,拉了一下彭德怀的袖子,低声交谈说:“彭总,这个地方人杂,很不安全,你不要再出来看大字报了,铺天盖地的大字报,你怎么看得完?”

  彭德怀回头一看是于淑琴,点点头说:“小于,谢谢你的关心,不要为我担心,不要紧,我还要到大字报最多的地方人民南路看呢!”

  停顿了一会儿,彭德怀问:“你们商店经营好不好?大家还上班吗?资金是否周转得开?工资能按时发吗?”

  于淑琴一一做了回答,彭德怀满意地点了点头。于淑琴不愿意在大街上和彭德怀多谈,她心中很担心,只催促他:“快回去吧,天这么冷,以后再不要出来了。”

  彭德怀并没有接受于淑琴的建议,而是叫于淑琴先回去。于淑琴无奈,向站在不远处穿着便衣的警卫参谋景希珍使眼色,让景希珍也劝彭德怀回家,但彭德怀哪里是他们能劝得动的。

  果然,彭德怀一次看大字报的时候,被派认出来了,对他纠缠不休。从此身边的工作人员再也不让彭德怀上街看大字报。大家分头到街上抄录大字报的内容,带回来给彭德怀看。

  1966年11月,派通过多方打听和蹲点,找到了彭德怀的住处。早在之前,西南三线建委副秘书长杨沛就建议彭德怀离开住处,出去避一避,但彭德怀不愿意。

  彭德怀坚持说:“杨秘书长,谢谢你一片好心。我问你,中央派我到西南来干什么的?是叫我和大家一起建设强大的后方战略基地,现在工作还没做好,就惊慌失措地溜之大吉,还有谁来搞建设?”

  12月22日凌晨3时,后半夜的街道极为安静,一伙戴着红袖章的年轻人悄悄翻进了彭德怀的院子。执勤的解放军战士后知后觉地发现了这一伙人,生气地问:“深更半夜来干什么的?”

  一伙人去找綦秘书,说要见彭德怀,綦秘书自然不肯,并让人赶快离开,双方吵了起来。经过一番争吵,那伙人同意綦秘书请示建委领导,表示等他回来再商谈。

  綦秘书摸黑去大院东侧主楼杨沛副秘书长的家求援,就在綦秘书离开院子,院子里吵吵嚷嚷的声音将彭德怀吵醒了。彭德怀拉开电灯,随手推开门看个究竟。

  那伙人立即发现了彭德怀,立即有人不顾执勤战士的阻挠,冲到屋子中,一把抓住彭德怀,说:“彭德怀!跟我们走一趟,我们不会伤害你,有问题要和你谈。”

  然后彭德怀被绑架到一辆卡车上,向着远处驶去。等綦秘书带着杨沛回到彭德怀的住处,景希珍也接到消息赶来,然而彭德怀的房间已经人去楼空,房门大开,地上散落着被子和书籍。

  杨沛发现地上有只棉鞋,顺手交给景希珍,指示尽快找到彭德怀,外面天气这么冷,脚上不穿棉鞋怎么行。几人心急如焚地在大院内先查找,猛然发现院子中落下一个卫兵没走。

  那人说彭德怀被带到成都地质学院去了,三人商量,綦秘书守住彭德怀的房间,杨沛立即去报告有关领导,景希珍到东郊成都地质学院找人。

  费了好大功夫,景希珍才完成交涉,见到了自己跟随多年的老。彭德怀年纪大了,被那帮人整得疲惫不堪,坐在凳子上休息。

  彭德华见景希珍来了,责怪说:“你怎么也来了?不要管我,他们拉我走,本来可以向你们打个招呼,但我未叫醒你们,我不能再牵连你们了。你走吧!你快走!”

  12月28日凌晨,火车抵达北京,彭德怀将被押往北京地质学院,不允许景希珍和綦魁英跟着。两人只好在车站和彭德怀告别,却没想到,这就是和彭总见的最后一面。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