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 学堂 学堂公众号手机端

“小口罩”做出“大文章” 这家豫企缘何频频出圈?

admin 3年前 (2022-06-02) 阅读数 177 #2021

  就在前不久,由河南驼人控股集团(简称“驼人集团”)设计研发的“聚乳酸可降解口罩”,通过新技术与新材料的创新,让口罩迈进了“环保赛道”。

  驼人集团蓝光实验室副总裁程杰告诉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在注意到口罩污染这一现象之后,该公司立即成立项目研发团队,进行紧急攻关。经过反复挑选,他们把目光放到了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材料。

  “通过对熔喷和纺粘环节的进一步分解探索,我们多次调整配方、工艺以及设备制作参数,成功实现了聚乳酸熔喷和纺粘非织造材料的自主研发生产。”程杰介绍,“可降解+有效隔离”是这款口罩的突出特性。在自然环境下,该款口罩可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不会给生态环境增加负担。

  经权威检测机构检测,在堆肥条件下,该款口罩主体材料180天内生物降解率可达90%以上,超出相关技术指标要求。此外,口罩细菌过滤效率BFE也达95%以上,呼吸阻力不超过35Pa,有效隔离,舒适透气。

  据介绍,驼人集团工业设计中心目前已有产品设计专利160余项,涉及百余种医疗器械产品。2020年初,该中心还承担了省科技厅启动的防控应急公关医用新型防护头罩、医用智能温控正压防护服的项目设计工作。

  作为一家年营业额50多亿元的医械“链主”企业,驼人集团缘何与小口罩“较上了真”?驼人集团创始人、总裁王国胜认为,口罩涉及材料学、医学、美学等多个领域,一个普通的口罩的创新研发、迭代升级是医疗技术的突破,是对健康中国战略的助力。

  事实上,近年来驼人集团“出圈”的产品还很多,尤其是疫情发生以来,该公司不断瓶颈,相继研发出了新型防护头罩、医用正压防护服等多款舒适安全的防护装备。其可控温的医用正压防护服,去年8月被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推文点赞,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也在其社交平台上推荐了这款产品。

  2008年,驼人集团成立了独立的研发机构,如今科研基地面积达3.2万㎡,设备总值1.5亿元,是国内研发平台最多、层次最高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之一。这里有1000余人的专业研发团队。

  驼人集团每年投入研发费用3亿多元,先后承接12项国家、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及其他国家项目;所研发的新型留置针、新型电子输注泵、加强型导管获得河南省科技成果证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800余项。

  今年3月,由驼人集团牵头组建的河南省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研究院正式启动,将聚焦河南医疗器械产业“补短板”,重点开展高性能生物医药材料、生物3D打印及组织器官再生、医用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及精密加工技术等产业创新,并力求在医疗器械智能制造装备设计制造、人机交互技术、人工智能研究方向等有所突破。

  “创新不仅要有技术突破,更要推动产业延链强链补链,引领带动产业优化升级。”据王国胜介绍,驼人集团还投资5.2亿元规划建设了国际医疗器械交易中心(医械超市),可提供一站式采购、展示、交易、仓储、物流配送、结算等功能,努力实现“不用东奔西走,医械超市全有”的目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