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圈九城同心展望(下):仙桃产口罩潜江吃小龙虾
上文分析了武汉城市圈九城中的圈主武汉和鄂东三市鄂州、黄石和黄冈,今天再来看看孝感、咸宁、仙桃、天门和潜江。
【深入推进孝汉同城】坚持把推进“孝汉同城化”作为第一战略。孝感正全力推进28个孝汉同城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其中包括3个轨道交通项目、8个高速公路项目。目前,28个项目已完成3个,正在施工11个,另有14个在开展前期工作。
【科技同兴,产学研合作促能级提升】协同配套武汉电子信息、新材料、汽车等主导产业,构建与之相匹配的三大支柱产业体系。2018年以来,孝感市共承接武汉转移项目211个,总投资2637.8亿元。已初步形成了武汉电子信息和汽车零部件产业向孝南区、高新区聚集,物流企业向临空区转移,化工企业向云梦、应城地区转移,食品加工和纺织企业向汉川、安陆转移的发展格局。
【打造光谷向南重要增长极】加速融入武汉城市群,在生命健康、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布局力度不断加大,积极配合武汉市编制城市圈发展规划、空间规划以及光谷科创大走廊。加快对接武汉,打造武汉的“新外延”。在交通方面,着力打造武汉都市圈一小时通勤圈。赤壁长江大桥、鄂咸高速公路已通车,目前,正协同武汉市开展武汉南过江通道(簰洲湾长江大桥)、武咸快速通道等项目
【重振“万里茶道”,打造康养“后花园”】享誉全国的桂花之乡、楠竹之乡、苎麻之乡、茶叶之乡。宜游宜居的生态之城,全市森林覆盖率高达53.01%,是中国温泉之城、中国魅力之城。咸宁自古就有种植桂花的传统,因此别称“桂花城”,咸宁将以桂花全株精深加工和利用为主业,发展桂花文旅康养,实现三产融合。
【非织造布走向世界】作为“中国非织造布产业名城”,非织造布产业是仙桃工业第一产业。这里拥有全国近40%的非织布产能,80%以上产品外销。是全国非织造布产业链条最完善、出口量最大的生产基地,是全球防护物资的主产地之一。2020年,仙桃市在3个月内供应了湖北省80%、全国40%的相关防护物资。将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非织造布产业集群。
【同心共建城市圈】仙桃将拓展“总部+基地”“研发+制造”等产业承接模式,与武汉共建产业链、供应链。重点对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承接汽车零部件产业转移,加快锂电池和燃料电池双线布局;依托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积极承接武汉产业辐射和转移。
【全国小龙虾第一城】“世界小龙虾,中国小龙虾看湖北,湖北小龙虾看潜江。”目前,潜江小龙虾品牌价值全国第一,目前虾-稻综合产值超600亿元。今年,潜江将专心专注小龙虾产业发展,聚力强链、补链、延链,推动从“大养虾”向“养大虾”转变、从“论吨卖”向“论顿卖”转变、从“卖资源”向“卖文化”转变,全力建设千亿产业集群。
【发展光芯配套产业】潜江瞄准武汉光芯屏端网产业快速发展机遇,不仅与武汉同“芯”,还从武汉借“智”,主动对接“光谷科创大走廊”,推动长飞光纤、晶瑞化学、新硅科技等企业与武汉科研院所合作。截止2022年2月,潜江共引进光芯屏端网配套产业项目26个,其中上市公司和行业龙头投资项目17个,总投资额210多亿元。光芯屏端网配套产业产值已突破300亿元,税收突破6亿元。
【即将迈入武汉“1小时经济圈”】相对城市圈其他成员,天门距离武汉最远,交通短板明显,虽然有天门南站,但其实到达的是仙桃市区。目前,天门正在进一步做好交通升级,积极融入武汉“1小时经济圈”。全力加快沿江高铁、武天宜高速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力争天门市域(郊)铁路纳入湖北省都市圈市域(郊)铁路规划。
【深度参与城市圈产业协同发展】近年来,天门抓住“一芯驱动”强劲力量, 全力向着“老大哥”深度融入,着力建设同城化创新发展先行区,推动武汉都市圈同城化发展取得实质性突破。目前,天门已形成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农副产品深加工4个百亿产业板块,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正在崛起。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