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香港取消“口罩令”看内地戴口罩的现状!完全露出笑脸会更好
在新冠灾祸的三年里,戴口罩对于人们的出行来说像穿衣一样稀松平常,出门一定要戴口罩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并不是夸张而是刻在基因上。 2月28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宣布,从3月1日起,香港将取消对所有地方“口罩令”的限制。 一时哗然,不用戴口罩了,不是更容易感染吗?
一、现在撤销“口罩令”合适吗? 2022年12月,我国出台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新十条”防控优化措施,2022年12月7日疫情全面开放。 2022年12月26日将“新冠肺炎”改为“新冠感染”,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 自此,长达千天的防疫抗战正式告一段落。
很多人对“乙类乙冠”病毒不熟悉,不知道其区别。 简单来说,防疫的重点从“防止感染”变成了“保持健康,防止重症”。 最重要的意义是不再实施隔离措施,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 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的检查战略被调整为想做好检查。 标志着瘟疫的抗争取得了胜利。
瘟疫开放后的社会生活没问题吗? 请看一下到2月为止80%以上的人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几乎都是“阳”的状态的数据吧。 由于病毒经过数次变异后致死率大幅下降,大部分感染者在一周左右即可自行恢复,因此疫情释放后不会失控。 反而掀起了国内的消费热浪潮。
以香港为例,香港自2023年以来的内地旅游次数是同期的75倍,出境人数也接近300万人,是同期的27倍。 相比之下,抗疫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
香港选择在此时废除“口罩令”,是综合评判的。 首先直观的感受是,虽然大家都太阳升起来了,但病毒的威力并不那么可怕。 其次瘟疫开放后,经济的复苏平滑了许多社会矛盾。
受疫情影响,各行各业近几年受损严重,资产与负债矛盾十分尖锐,随着疫情的释放、经济活动的恢复,收入增长使大家的生活逐渐回到正轨。
所以香港进一步解除社交距离限制,实际上是大势所趋。 另一个层面是鼓励人们摆脱瘟疫的长期阴霾,再次拥抱热烈的阳光。 从香港的经济数据也可以看出,香港基本上回到了疫情以前的消费水平。
二、内地何时与口罩say goodbye? 内地迄今为止,没有明确说明可以不戴口罩。 实际上在防疫过程中,我们并没有像香港那样发布“口罩令”,而是把戴口罩作为强制性的规章制度。 官方提倡广大居民外出戴口罩,在容易聚集的公开场合必须戴口罩,但不会引起执法问题。
因此,我们对口罩的态度比较宽松。 在疫情最紧张的三年里,口罩可以作为从源头上阻断病毒的利器,但现在已进入人类与病毒共存、自然免疫逐渐形成的收尾阶段,摘口罩应该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回到现实,在内地,进入商场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很多人都习惯戴口罩。 口罩像护身符一样给大家带来安心。 就像病毒花了三年时间让口罩进入了大众的生活一样,摘下口罩也需要时间。
有数据显示,2月全球新冠感染者新增平均人数一直保持在5000人以上,但同时老年人致死率一直较高。 对于上有老有小的大侠家庭来说,难免还有心有余悸。
那么,什么时候大家摘下口罩,露出完整的笑容? 我希望看到新冠感染率大幅下降。 至少一年内,新冠没有再大规模爆炸; 另一方面,经济活动的恢复将加速这一进程。 大家戴口罩,其实也是对自己没有信心的暗示,让大汉钱包鼓劲,充分利用消费是解决疫情后遗症的关键。
结语经常说:“阳光总是雨后。” 经过三年瘟疫的拔河,我们终于迎来了雨后的太阳和彩虹。 现在,我们可能正在经历瘟疫释放的阵痛。 失去的三年,我们需要时间慢慢填补。 重塑发展信仰,重新打破社会边界,重新点燃生活。 风雨终于过去了,大自然把我们封闭在黑暗中,我们敢于奔赴光明!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