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 学堂 学堂公众号手机端

疫情防控一串繁冗的数字这是温州青年最暖的温度

admin 9个月前 (08-13) 阅读数 40 #2021
文章标签 仙桃口罩

  针对目前湖北、温州等地各大医院不同程度防疫物资短缺现象,1月26日,共青团温州市委向全市团员、青年委员、青年企业家、青年志愿者发出倡议:防控疫情、驰援武汉,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截至目前,已累计动员捐款捐物价值合计1587.19万元。

  连日来,疫情告急、医疗物资告急,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华峰集团董事长尤飞宇一直致力于防控疫情。一方面,作为口罩等防护产品原料提供商的浙江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在为员工做好防护的同时,组织带领员工放弃休假,开足马力,坚持生产,全力以赴保障防护产品原料的市场供应。第一时间向湖北仙桃口罩生产基地捐赠了第一批可生产3000万个口罩配件的氨纶原料。另一方面,积极发挥全球营销网点及防护物资原料供应商优势,在全球范围内紧急联系采购口罩、消毒液等疫情防护物资,计划分批捐赠600万元物资驰援湖北仙桃、浙江温州等多地防疫工作,切实用实际行动彰显青年企业家的责任和担当。

  1月31日下午2:30,华峰氨纶工业园区第一批无偿捐赠的10吨装满医护用品生产原料的物资专车启程开往湖北。

  疫情来势汹汹,市青年创业促进会会长单位万洋集团持续发挥世界各地的渠道优势,分批次捐赠防疫物资与资金,为取得防疫的最终胜利尽青年企业家的绵薄之力。1月31日,万洋集团紧急采购的首批十万只防护口罩送达温州泰顺县、福州市马尾区等防疫一线,为当地防疫物资紧缺的困境解了“燃眉之急”。

  市青企协副会长单位广城建设集团勇担社会责任,向温州市瓯海区慈善总会捐款10万元,用于支持抗击疫情的前线!广城集团董事长计晓隆表示,企业因社会的支持而生而兴,所以服务社会、回馈社会是企业的天职,疫情当前,只有大家一心迎战,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企业才能更好地发展,希望大家都来支持抗击疫情!战“疫”以来,计晓隆还积极响应政府部门号召,扎实做好开工前后集团下属各工程项目部的防疫事宜,第一时间建立集团和项目部联防群防应急机制,统筹安排开工后的疫情防控措施和口罩、体温计医疗设备等。

  温州创业青年、温州海派渔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林端萍,是平阳“五个鲜”——大黄鱼的养殖户之一。在全民防控疫情之际,林端萍通过安排人员捕捞配送,无偿捐赠2000份大黄鱼给一线的防疫公安和医务人员,在寒冬中为奋战在一线的工作者注入了一股暖流,在疫情防控战中当好了青春后备军的角色。

  鹿城青年企业家苏灵东向武汉疾控中心捐赠了14万个口罩以及3千个护目镜,向温州疾控中心捐赠了13万个口罩以及6千个护目镜,以及向当地政府捐助若干防疫物资,为一线医务人员送上重要物资,确保抗击疫情工作者自身安全。

  鹿城青年企业家王胜义积极响应防控部门发出的防疫号召,通过捐赠口罩的方式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一份力量。第一时间将3万个口罩运送到松台街道,发放给松台街道环卫工人、医务工作者等一线疫情防控工作人员。

  瓯海团区委广泛发动捐款捐资,截至2月2日中午,瓯海区青年企业家协会、杭州市瓯海区青年联会已经筹得捐款约41.4万元,捐赠口罩约31.4万个、医用专业防护服400件、红外体温计300个,其他物资约2万元。2月1日晚,团区委工作人员还第一时间将协助青企协会员筹集到的1450个暖宝宝,送至辖区4个高速出入口,给寒风中执勤的一线“战士们”送去温暖。据悉,另有11000余个暖宝宝已在发货途中,将于近日送至各镇街、开发区。

  1月28日,平阳县心连心公益联合会与温州市慈善总会、温州市网络公益联合会、温州爱心屋网络公益宣传服务中心共同发起“抗击疫情·共守温州”公益项目,通过腾讯公益网络平台发出总金额200万元的捐款倡议,并于29日完成筹款,共筹款2009674.14元。该笔款项用于购置专用医疗防护物资,捐给奋战在一线的医疗工作人员和基层防疫人员。据悉,首批50支红外额温计到货,并优先分发到动车站及疫情严重点;新一批200支红外额温计也已经预定,等待发出。1500副护目镜已经到货,并分发到一线防疫人员。

  人民有需要,青年企业家有担当,泰顺青年企业家带头发起防控物资捐赠。正月伊始,泰顺县青年企业家协会会长叶圣欢在了解到泰顺当前防控物资不足后,马上与当地团县委对接,随后向全体会员发出了防控物资捐赠倡议。作为会长的他,不仅自己带头第一个捐赠5万元物资,还发动了自己公司党支部以及在外青年企业家开展募捐活动。在他的号召下,青企协会员和在外青年企业家纷纷响应号召,三天时间就募捐物资筹备金30余万元,而捐赠仍没有结束,还在继续。青企协秘书处组建专门的采购力量,多方联系货源,将用这些筹备金全部购买成防控物资,通过团县委和疾控部门发向防疫一线。

  平阳县山门镇电商创业青年林健,曾在网上做测温仪的生意,一个“平凡”的青年,虽然未能亲身加入疫情防控的队伍,但是,他却用另一种方式,践行自己作为一名“红都青年”的职责。疫情来临时,在得知镇政府防护物资告急后,林建不计报酬、无偿捐赠自己店内的额温枪和耳温枪等三十余件防护物资,为抗击疫情贡献青春力量。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