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 学堂 学堂公众号手机端

戴口罩!戴口罩!预计8月中下旬至9月下旬为高峰!

admin 9个月前 (08-18) 阅读数 34 #2021
文章标签 口罩

  。最新数据显示,北京平均一周主要致敏花粉量低于每千平方毫米50粒,虽处于低级别浓度,但整体呈上升趋势。

  北京世纪坛医院反应中心主任王学艳提醒,过敏患者近期尽量减少与花粉接触,大风天气减少出行,外出建议佩戴口罩。

  与春季常见的木本植物致敏花粉不同,秋季致敏花粉以草本植物为主,多为生在田间地头、公园、马路边常见的野生杂草。北京市气象服务中心“花粉监测预报”微信公众号近期也开始预报菊科蒿属、藜科、桑科葎草花粉始期。秋季花粉浓度高峰期预计为8月中下旬至9月下旬。

  王学艳介绍,近期世纪坛医院反应中心接诊过敏患者有所增多,每日约250人,过敏患者增多与花粉浓度有直接关系。按照以往接诊情况预计,进入秋季花粉浓度高峰期后,每天来就诊的过敏患者数量可能多达600人。她提醒,过敏患者近期尽量减少与花粉接触,大风、雷雨天气减少出行,外出建议佩戴口罩,回室内后要及时脱去外衣,清洗手、眼、鼻,避免花粉过敏发生。

  北京协和医院反应科主任医师王良录介绍,花粉过敏主要表现为以鼻结膜炎为主的一系列症状,包括流鼻涕、打喷嚏、鼻子痒、鼻子堵、眼睛痒等。个别患者也会出现咳嗽、喘憋等症状。如果花粉过敏症状较轻,且没有哮喘症状,可以口服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也可以使用鼻喷激素治疗;如果症状较强烈,特别是出现哮喘症状,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

  秋季花粉大多来源于杂草,尤其是蒿属、藜科/苋科、葎草等,颗粒小且干燥,易飘浮在空中,让人防不胜防。

  春季花粉浓度虽然高于秋季,但秋季花粉的致敏性更强,蒿草花粉就是重要的致敏原之一,部分人群只接触少量蒿草花粉就可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

  不仅是成年人,秋季也是儿童过敏性疾病的高发期,过敏原有花粉、宠物皮屑、真菌、尘螨、食物、药物等,此外,有家族过敏史的儿童,也是过敏的高危人群。

  有不少家长认为,季节性过敏症状发作一段时间,忍一忍就过去了,其实这是一种误区,以常见的过敏性鼻炎为例,其会引发鼻窦炎、嗅觉减退、中耳炎,甚至发展成哮喘,因此,当孩子出现相关症状时,家长一定注意要高度重视了......

  真菌过敏症是指真菌的孢子和菌丝,通过各类途径进入机体后,产生的过敏反应,如果患有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等更易引发真菌过敏症。

  夏秋季是真菌过敏高发期,尤其是阴雨天后,空气湿度大,有利于真菌大量繁殖,如果长期接触或经常暴露于,含有大量真菌的环境中,可能会引发真菌过敏性疾病。

  花粉过敏性鼻炎,和真菌引起的过敏性鼻炎,在症状上很相似,极易造成误诊,因此,需要进行过敏原检查,正确区分才能有效治疗。

  一旦出现过敏症状,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对引发过敏的原因进行控制与干预。

  世界过敏组织数据显示,环境中每克灰尘中尘螨数量超过50只,可诱发过敏和哮喘,环境中每克灰尘中尘螨数量超过100只,有极高的导致哮喘急性发作的危险。

  脱敏治疗是将外界无害物质从小剂量逐渐增加,让机体产生免疫耐受的治疗,在医学上称为特异性免疫治疗,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唯一针对过敏病因进行治疗的方法。

  最常用的是口服抗组胺药,就是大家常说的抗过敏药物,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咪唑斯汀、依巴斯汀等,以及一些外用药物和局部性药物的治疗,可以有效缓解不适症状。用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过敏健康管理是对那些担心过敏疾病发生或者全生命周期中处于亚健康状态,例如处于湿疹和过敏性鼻炎之间状态的过敏人群所进行的针对健康意识、环境过敏原、生理心理因素,以及过敏筛查复查的管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