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夫妻做卷饼 “卷”出幸福生活来
8月23日,武汉光谷曙光夜市。一个面团啪地一声落在泛着油光的大理石板上,杜林峄双手握着擀面杖,将面团向四周延展,擀成一张手帕大小的面皮,随后放到铁板上烫熟,一旁的妻子葛小雅拿起面皮,放上千张丝、生菜、牛肉,卷起递到顾客手中。在不到四十秒的时间里,夫妻合作,一个卷饼做好。从2019年开始,小杜夫妇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就在武汉实现了买房购车梦。
杜林峄和葛小雅在武汉一所高校相遇,那时,小杜从襄阳一家单位辞职创业卖肉。几年后,他们开始了各种尝试:开超市、开早餐店等,结果不尽如人意。最困难的时候,我们给孩子买尿不湿都要精打细算,葛小雅说,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选择了坚持,直到开始尝试卖卷饼。
在“杜哥卷饼”摊前,从下午五点半开张,食客不断,特别是在七点多的高峰期,有时能排十多米的长队。小杜的推车上,有各种颜色的面团,这些颜色都是果蔬的天然色素,比如是南瓜,绿色是菠菜,橙色是胡萝卜;各色的面团还有众多形象,比如青蛙王子、熊猫、哈士奇等。
很多人认为做卷饼,无非就是摊一张面皮,再做一些菜包进去。假如重复别人的做法,自己永远是街边那个不起眼的小摊。小杜决定从面皮到菜品,做出适合湖北人口感的卷饼。他先后到山东、安徽、河南、江苏等地学习,回来后开始一遍遍尝试,摊面皮,调酱汁,做卤肉。在杜林峄的记忆中,面皮摊了三千多张,酱料和卤肉等也调试了五六十次。
杜林峄忘不了第一次出摊,天下着雨,他拉着小推车进入夜市,总觉得有熟悉的人看着他,面对顾客,练习过无数遍的摊饼包肉,依然手忙脚乱,卖了三十多个卷饼后灰溜溜地走了。也就是那个狼狈的开始,杜林峄开始了艰难的心理上的适应,从而一步步走上正轨。
“杜哥卷饼”摊晚上八点半左右开始收摊,三个小时300个卷饼已销售一空。小杜告诉极目新闻记者,目前有十多人慕名而来拜师学艺,这些带着坚持和奋斗基因的卷饼,将跟随他们到达全国各地。希望他们也能像自己一样,“卷”出幸福生活来!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