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 学堂 学堂公众号手机端

湖南支援湖北医疗队员全部解除隔离回家团聚

admin 4年前 (2021-06-09) 阅读数 240 #2021

  4月22日,定点隔离酒店,解除隔离的医疗队员展示她们收到的感谢信和解除医学观察告知书。图/记者杨旭

  他们有的吃到了期待已久的“爸爸牌”干锅羊肉;有的可以好好抱抱自家宝贝孩子;有的总算可以陪妻子去做产检了……

  有不善言辞的父亲搓着手憋回眼泪;有不识字的奶奶在电视上找着孙子的身影;还有5岁的孩子一遍又一遍地说着想你……

  4月22日上午9点,湖南省支援武汉第五批医疗队全体队员解除隔离观察,这也是湖南支援湖北最后一批医疗队员。当天解除隔离的共186人,包括湖南支援湖北武汉174名医疗队员和12名疾控医疗队员。至此,湖南支援湖北1498名医疗队员全部解除隔离,湖南支援湖北医疗队累计收治(管理)确诊患者2235例,治愈出院1783例。

  “乖孙回来了,好,好,好。”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黄费洋近日解除隔离后第一件事就是回乡去看年迈的奶奶。

  奶奶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只能天天守着电视看新闻,希望能找到黄费洋,结果发现电视里的医护人员都穿着一样的防护服,被口罩遮得严严实实,实在认不出来,只能掰着手指头算日子,倒数着孙子回家的日子。

  除了让家人放心,还有一件事让黄费洋期待了很久:终于能回来陪老婆一起做产检了。2月,黄费洋登上支援武汉的列车,当时妻子甘燕子已有两个月身孕。“以前老婆总说宝宝的四维图出来和我不像,这次陪她检查后发现和我的侧脸一模一样。”黄费洋说。

  3月11日是黄费洋和甘燕子在疫情之前就定下了举办婚礼的日子,虽然分隔两地无法相聚,黄费洋还是如约给老婆举行了一场相隔400公里的“云婚礼”。

  “你可总算回来了。”平时不善言辞的父亲,看到站在面前的胡晓娜,搓了搓手,使劲把眼泪憋了回去。

  4月7日,南华大学附属长沙市中心医院胡晓娜跟随医疗队一起回到了长沙。经过14天隔离后,4月22日,丈夫和女儿晴晴一大早便来到了隔离酒店接她回家。

  “这下终于可以好好抱妈妈了。”在高铁站接站那天没能好好拥抱妈妈的晴晴,见到胡晓娜后就一把抱住,怎么劝都不放手。

  “来,娜娜,今天特意给你炖了一只老母鸡,让你好好补补!”婆婆从厨房端出一大碗鸡汤,又把胡晓娜爱吃的菜往她跟前挪了挪,有螺蛳肉、猪蹄。胡晓娜想起到达长沙那天,女儿晴晴也是带着这两样菜站在出站口等待,弯下身子又紧紧地抱了抱女儿。

  “希望疫情结束,国家给我分配一个男朋友。”还记得在湖北武汉江夏大花山方舱医院,意外走红的田芳芳吗?现在,田芳芳已平安返湘,投入到医院的工作当中。

  1989年出生的田芳芳是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血管科的一名。2月10日,作为第三批援助武汉国家中医医疗队队员,田芳芳和同事们出征武汉。在武汉江夏方舱医院奋战30余天,3月17日,田芳芳跟随医疗队返回长沙。

  4月1日,14天隔离期满,她住的小区为她举行了一个简短的欢迎仪式,这让她有些受宠若惊。回到家,爸爸妈妈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回家的感觉可真好”。

  “爸爸说我想吃什么都会给我做。”爸爸的一番话让田芳芳很感动,果然回家当天,她就吃到了最爱的干锅羊肉,还有白辣椒炒鸡、自制擂茶等一大桌丰盛的菜,这些都是她平时爱吃的,而且是“爸爸牌”。

  李康是湖南省肿瘤医院内二科主治医师,也是湖南支援黄冈医疗队的一员,曾在大别山医疗区域中心湖南“ICU”奋战一个月。3月22日,李康跟随医疗队返湘,进行为期14天的隔离观察,4月5日解除隔离。隔离结束当天,李康的父母、妻子和5岁的儿子早早赶到酒店来接他回家。

  李康回忆,还记得当时5岁的儿子抱着一束和他身高差不多的花,看到自己一直在喊“爸爸、爸爸”,边喊边冲着自己跑过来。

  “爸爸,你终于回来了,我好想你!我真的好想你!”听到儿子的话,李康感动不已,回到家中,家人做了丰盛的饭菜,自己终于又尝到了熟悉的味道。

  李康的妻子满珊是湖南省肿瘤医院介入科的,每天工作非常忙。在李康去黄冈后,她要照顾儿子和公公婆婆,家里的一切都是她一个人扛。“我不在家的一个多月,真的辛苦她了。”李康说。

  李康说,这次跟随医疗队支援黄冈,医院的领导和同事也是他坚实的后盾,在这期间,不仅慰问了自己的家人,还给儿子庆祝了5岁生日,让他在抗疫一线无后顾之忧,自己很是感动。

  4月1日,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的长朱海利结束14天隔离期悄悄回到家楼下,在脑海里幻想了无数种自己突然出现的场面,希望给家人一个惊喜。“密码错误。”朱海利懊恼地抓了抓头,怎么也想不起单元门密码,无奈之下只好求助家人。

  两个机灵的孩子得知妈妈已经回来,趴在顶楼的窗口大声喊着“妈妈回来啦!妈妈回来啦!”惊动邻居一个接一个打开窗子探着头张望。

  刚走进家门,朱海利就猝不及防地收获了两个孩子扎实的拥抱。“把我抱得紧紧的,好像我又会离开一样。”朱海利表示,“这次回来了,只想多花时间陪着他们,也想好好督促大宝学习,考上满意的初中。”

  妈妈特意做了一桌子菜迎接女儿回家,还为一向“小资”的朱海利特意开了一瓶红酒。在武汉时最想念的腊肉,此刻被摆在饭桌正中央,满满一大碗。

  本报长沙讯4月22日,湖南最后一批支援武汉的医护人员,解除隔离,回到家中。记者采访了解到,他们最大的牵挂,除了心心念念的家庭生活,还有在武汉治疗过的病人如今的情况。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主管护师张雯,是湖南支援武汉第五批医疗队的医护人员之一。“我是2月25日去金银潭医院的,有太多放不下的患者。”

  张雯向记者说起自己治疗的第一个病人。“大哥,我们是新来的湖南医疗队,今天给您做治疗。”作为“湘妹子”,张雯回忆,自己说话还是带了点“湘音”。才做完自我介绍,感觉大哥的眼中泛过一丝惊喜。“扶兰来滴?(湖南来的)……”张雯以为碰到了湖南老乡,主动做出要握手的姿势。他本能地缩了一下手,但很快就迎上前,和自己拉起了家常。

  张雯介绍,患者姓黄,40多岁,湖北人,曾就读于湖南大学,毕业后回到武汉从事酒店行业。这次兄弟三人都确诊新冠肺炎,老大不幸离世,他和弟弟在金银潭医院坚持治疗。刚入院那段时间,他心理压力很大,知道新冠肺炎会传染,怕被人嫌弃,总是自觉和别人保持距离。“而我的那个主动握手,成了打开他心门的钥匙。”

  之后的日子,张雯经常鼓励黄大哥,“不管发生什么都不要放弃,坚持下去肯定有意想不到的风景等着你。”张雯说,相信在所有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他一定能战胜病毒,早日康复,平安回家!

  她回忆,黄大哥的病情日趋好转。3月1日,他已从南七楼重症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非常感激湖南医疗队的支援,我被湖南人的热情感动了,等疫情结束,我一定要回湖南看看……”转科时,张雯跟黄大哥偷偷许下“约定”:如果他再到湖南来,要记得找自己,这些年长沙发展变化很大,自己一定带他好好逛逛。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