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 学堂 学堂公众号手机端

致敬榜样! 2021年上半年“仙桃楷模榜”名单出炉啦

admin 3年前 (2021-08-27) 阅读数 248 #2021
文章标签 仙桃口罩打包

  今年42岁的方军从部队退伍,身上比别人多了几份敢闯敢干的魄力。2018年2月,回乡过年的他,看到家乡积贫积弱的面貌,心里很不是滋味。作为党员的方军,既有军人的胆魄,又有商人的聪慧,更有对组织的忠诚,成了徐鸳村党员群众心中不二的支部人选。他退伍不褪色,放弃高薪回乡任职;抓基层基础,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疫情勇担当,奋战一线迎难而上。在他的精心谋划下,徐鸳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9年,他大力开展水改,争取免费总价值50余万元的水表760块,让所有村民吃上干净的汉江水。在方军的带领下,徐鸳村焕发出勃勃生机。随处可见的景观树让人心旷神怡,30亩的梦幻花园和1.1公里的绿化长廊仿佛一幅画卷美不胜收;高标准刷黑的“四好农村路”绵延不绝……徐鸳村村内无一起疫情发生,成为了乡亲们的“安全岛”“幸福岛”。

  陆洪荣,1964年生,1985年从部队光荣退役。退役之后,在广东东莞从事建筑行业。2016年回乡后,在乡亲们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响应镇党委的号召,于8月担任络绎村党支部。他大刀阔斧,进行村干部重组,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挑选有经验肯实干的成员组成村“两委”班子;严肃工作纪律,整顿班子成员工作作风,就像还在部队一样,严格要求自己和同事。他到田间地头巡查,每个角落里都有他的足迹。陆洪荣常常利用晚上的休息时间遍访农户,和经验丰富的种植能手交流,了解适合本地种植的经济作物,寻找致富出路。在立足村情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富硒作物生态优势,大力发展富硒经济作物大豆作为产业发展方向。目前,全村每年富硒大豆种植面积3500亩,产量875000公斤。络绎村130户贫困户顺利脱贫。

  胡场镇建设街街口,总有一位满头银发,面容慈善的老人。一件红色的志愿者服套在身上,时而拾起地上的果皮纸屑、烟蒂,时而整理街边的花草树木,扶正歪倒的单车,他就是胡场镇退休干部刘道功。没有聘书,没有报酬,为胡场义务工作一干就是5年。作为一名文艺志愿者,这几年仙桃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刘道功非常忙,维护秩序,提供帮助。他在服务岗位上一待就是半天,除了开展义务劳动,还经常参加镇里组织的各项活动。春节时他和其他志愿者们一起写春联为群众送祝福。大家说他人好字也好,挂在家里有福气。平时镇里举办一些文艺活动,他总是积极参与,几乎成了大型活动固定的“守门员”,在入口处发口罩、测体温,引导行人。他说,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还想多为大家做贡献。

  李新华今年57岁,2018年3月上任杜窑村会计,在基层岗位上勤勤恳恳、扎实工作。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防疫期间,李新华同村委会一班人和志愿服务队逐户开展返乡人员排查,建立完善杜窑村335户1308人的人员数据库,为疫情防控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每天早上中午利用广播、流动宣传车对群众进行疫情防护的宣传;参与轮流换班严守各出入路口,对群众进行体温监测,对聚集人群劝阻,重点人群跟踪管理;参与为居家村民代购代送必需生活物资。他说,隔离只能隔离病毒不隔离温情。在担惊受怕受苦受累的50天日夜奋战中,从未听到过他一声怨言,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保住全村人民的平安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面前,潘波带领精英团队日以继夜,生产调试供应用于生产防护口罩、防护衣等物资的机械设备,共克时艰展现担当;在20多年的创业历程中,他带领公司成员,钻研技术诚信经营,先后获得20多项国家专利。成功后的他满怀社会责任感,热心公益济世助人。在政府的主导下,现已建成集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亿能公园,居民闲暇之时有了游乐场所,当地的人居环境也得到了改善,有效提升了民众的幸福指数。潘波不仅专注于自己研发的产品,用心将质量做到极致,能造福于客户共同发展,同时还用力回馈、奉献社会,用感恩的心帮助、救助那些弱势群体,让更多的生命因为自己而多一份幸福安康,让所处的社会因为自己而多一份和谐美好。

  甘秋香对婆婆的孝顺和对弟弟们的爱护在十里八乡传为佳线岁高龄,甘秋香也年逾古稀,但她40年如一日撑起苦难的家,为婆婆端茶送水,浣洗衣物,从不怠慢。婆婆现在住的是甘秋香小儿子的房子,儿子儿媳常年在外工作,过年时就会回来住上几天。由于房子是移民时盖的,儿子儿媳多次提出要装修房子,甘秋香每次总是劝阻,为了老人,将就一下就过去了。在甘秋香的坚持下,小儿子20多年前的房子仍旧还是水泥地、石灰墙。甘秋香辞去了工厂打包的工作,每天在家悉心照看婆婆。婆婆消化不好,甘秋香就把胡萝卜、白菜和粥一起熬,一勺一勺地喂给婆婆吃。婆婆起不了床。她担心婆婆总是躺在床上闷,就特意给婆婆买了一个躺椅放在堂屋,铺上薄被子,白天就让婆婆躺在椅子上与人聊天,自己一有时间就与婆婆说知心线

  黄孝德,今年67岁,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他因常年农忙,腿部扭曲变形落下残疾,行动十分不便。而更加不幸的是一直携手共进、与他育有两子的老伴,因为大儿子突然的离家出走、3年多来音讯全无以致心力交瘁,而身边的小儿子又智力残障,时时处处都需要人照管。在这样残酷的现实压力之下,老伴于2000年郁郁而终。黄孝德虽身患残疾,但他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不等不靠,撑起了整个家。在经营的7个蔬菜大棚逐渐取得可观收益之后,进一步做大做强。黄孝德在郭河镇信用社申请到了小额扶贫,如今一共经营着13个蔬菜大棚,主要种植辣椒、茄子、黄瓜等易于打理的蔬菜,每年投入成本5000元,收入在4万元左右。

  李年琼1995年嫁到沔城回族镇袁剅村,2013年加入中国党,2010年至今担任沔城回族镇袁剅村妇联主席。多年来,她在抓袁剅村工作的同时,积极帮助村民解决问题,时常帮助留守老人联系其子女、帮助老人购买生活物品等,是一位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爱岗敬业的好同志;在家里,她更是一位孝敬老人的好榜样。她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孝老爱亲”。疫情期间,李年琼每日上门为群众测体温,了解生活情况,询问是否遇到困难,哪些需要马上解决,前前后后收集整理问题500余条。自己能解决的,摸黑干也要立马解决;不能及时解决的,也积极申请,寻求其他办法帮助解决,为外出的老人子女送去一份安心。

  代林珍今年73岁,住干河街道军垦路社区桂花台小区七排九号,担任这个小区的组长17年。在她的协助下,小区路灯亮了、路修好了、水也改了。2019年,为了帮居民安装天然气,她组织了以陈爹为首的几个代表负责这个任务。她安排居民曾大全收钱,自己负责收身份证复印件,每户登记。气终于通了。随后,问题又来了,有的家庭由于不是封闭式的厨房,通不了气。代林珍又给人做工作细说。经过8个月时间的努力终于完成,百分九十的居民户都用上了天然气。她经常说,做过多少事不值得说,都是一些小事情,尤其是帮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办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有的居民动情地说:“代婆,像您这样的岁数,帮我们小区办事确实不简单!”

  余宗汉是2013年搬进香岸华府的业主。该小区是2010年开盘的,住户1160多户,居民数千人。入住后,大家牢骚情绪大,许多诉求达不到,很多人就变成信访部门的常客。看到这种情况,余宗汉约了一些业主,积极向社区反映实情,得到办事处和社区的支持,小区成立了业主委员会,解决了社区居民的一系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赢得了广大业主的好评!不论白天夜晚,他都耐心倾听业主们的倾诉,能够实事求是地劝解,希望能化解纠纷矛盾,强调“乡亲好,如金宝”的道理。时间一长,吵架、扯皮的情况基本消失,邻里之间也更加和谐了。尤其是帮助废弃原管道,重新拉起管线,解决了几千人的饮水困难,把脏乱差“问题社区”营造成远近闻名的“明星社区”。

  张浩默默资助贫困学生20年,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别人。他认为,仅靠个人的资助,毕竟能力有限,便将孩子们的故事和朋友们分享,带动他们一起资助贫困学生,吸引他们一起加入助学帮困的行列之中。2007年,当年35岁的张浩是一名普通的交通。这年夏天,省内一家报纸刊载新闻,讲述武汉大一新生王静面临的困难,学费没着落,又要照顾母亲。没过几日,张浩找到王静家中。他从衣服口袋里拿出预先准备好的5000元,压在桌上的书本下,郑重承诺:你大学4年的学费包在我身上。此后4年,每年9月份之前,张浩就会前往王静家中,把学费交到王妈妈手中。从2001年起的20年时间里,张浩还为赵洁、小雅等贫困学生捐资助学,在她们人生最困难的时候“雪中送炭”。

  胡文斌从军营到警营,本色不变,视人民如父母,倾情付出。驻守基层,他一心为民办好事;疫情防控,他勇敢冲在第一线;投身反诈工作,他刻苦钻研,成长为全省有名的“反诈先锋”。他曾先后荣立三等功两次,被嘉奖10次,2015年7月被省公安厅评为“全省优秀社区民警”。前不久刚荣获“第20届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称号。2020年10月29日,根据市集中攻坚行动指挥部统一部署,一场特殊的教学研讨会在市反诈教育基地举行。胡文斌以《电信网络防范与宣传》为主题,详细讲解了近年来电信网络犯罪形式、犯罪手段的演变,并结合侦查打击和高发案例,让人受益匪浅。他主动侦查与配合研判,共打掉团伙20个,抓获电信嫌疑人100余名,止付冻结资金860余万元,为群众挽回损失1000余万元。

  30年来,她辛勤耕耘在这片沃土上,把梦想一点点变成现实。她,就是仙桃市十大名师、湖北省优秀教师、湖北省特级教师周金红。1992年,周金红师范毕业了,毅然决定回老家当一名乡村教师。这一待,就是30年。她常年担任高年级语文教学,形成了一套扎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她多次参加校内外优质课比武,优质课《都是一个爱》《安全才能回家》获得市级一等奖。在领导和同事大力推荐下,她参加了湖北省特级教师评选,并如愿以偿。抗疫期间,她每天穿梭在居委会的大街小巷,楼上楼下、挨家挨户排查外来人员,反复呼吁居民戴上口罩、减少聚会,坚守住出入口规劝居民减少外出。她坚持每两周至少给青年教师上一节示范课,坚持听青年教师的课。在她的帮助下,学校的青年教师都快速成长起来,在业务上得到了很大提高。

  2016年8月,王凯平从干河小学调入市实验四小分管德育工作。实验四小是一所新办的改制学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周边农村和社区,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较差。为改变这种现状,他提出了“合美德育,润泽校园”的构想。王凯平积极参与防疫工作,一干就是三个月。白天,他在凛冽的寒风中值守关卡,为高风险地区回来的人员测量体温、信息登记。他坚持做好教学本职工作,熟悉对比各种软件,寻找线上教学的最佳途径,为全市小学教师开展“网络教学”提供了宝贵经验。他不厌其烦地将每一个错误都画上圆圈,将普遍性的错误在小组群里用语音集中来讲解,直到每个同学都过关。疫情解封后的第一次成绩测试,全班同学均分高达80分以上。

  2岁那年,杨寿玉罹患小儿麻痹症,导致下半身瘫痪。因为家里穷,勉强读完一年级就辍学了。23岁的时候,她自学补鞋手艺。26岁,经人介绍,她认识了同镇青年陈汉秋,两个人惺惺相惜,组成了一个小家庭。生下两个女儿。2005年腊月初七的清晨,爱人起床后就不会说线救护车将爱人送到医院,但因病抢救无效,爱人离她而去,留下两个女儿和一位年近8旬的母亲。在生命最脆弱的时候,她给湖北广播电台《爱心有约》节目打电话,倾诉内心的苦楚。她和主持人的对话,被收音机旁的荆州男子李洪举听到。经电台牵线,两人结识,不久结婚。夫妻俩勤扒苦做10多年,不仅精心侍奉婆婆直到百年归山,还将两个女儿送进高等学府。如今,大女儿公派瑞士攻读博士学位,小女儿大学毕业后顺利就业。

  郭美香不怕麻烦,每一处都要亲自跑到、检查到才安心。同事们都亲切地叫她“郭姐”。今年2月初的一日清晨,沿河大道一处垃圾投放点,大包的黑色垃圾被堆放在240升的垃圾桶周围,而不到100米远的地方,就有一座垃圾中转站。垃圾袋上清晰地印着城区一家酒店的名字,这家酒店把本应倒入垃圾中转站的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在路边垃圾桶里,垃圾倾倒流程极不规范。当即,她快速赶往现场,帮助员工将此处清理干净,又到酒店进行了沟通。2月28日,郭美香的丈夫脑溢血,术后无人照顾。一周后,丈夫出院,郭美香又一刻不停回到工作岗位上。即使照顾生病丈夫到深夜,第二天仍很早就到岗,仔细检查各路段的早班大扫。2019年,她荣获湖北省“优秀环卫工人”称号,工作能力得到高度肯定。

  危继军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于2009年加入市民间公益组织——仙桃义工,2010年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我市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之一。2013年,他被评为优秀义工;同年,他又当选为仙桃义工联合会监事会成员。自2009年以来,危继军和仙桃义工一道,积极参加敬老、助学、献血、环保、看望农村贫困家庭和特校学生等公益活动,被公益朋友总结为“三做志愿者”——坚持有时间自己做,带动身边的朋友做,以宣传公益活动带动社会爱心人士做。2018年9月8日,在危继军的引荐与奔走下,仙桃影响传媒有限公司和友好整形医院全程捐助的“看望特校教师和孩子”活动进行。他们陪智障儿童玩游戏,教聋哑儿童画画,为孩子们带去吃的,喝的。

  2016年初去陕西省延安市参加同学婚礼,途经宗圪堵村时,看到房屋破败不堪,内心很震憾。在参观村子和窑洞的途中,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带着孩子在家门口的黄土坡上望着远处。她简单地与老人聊天后,拿出2000元递给同学,要他给老人和孩子。创城期间,肖文婷主动申请了义务志愿者工作,在炎炎夏日里顶着烈日酷暑,在交通道口执勤。从2017年立冬开始,每年她都会通过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的年轻干部向英旺乡英旺村的资助对象转款,除了金钱上的帮助,每年还会把仙桃的特产毛嘴卤鸡、脆皮黄瓜、团子寄给他们,也会寄些学习用品和书本供孩子们学习。2020年在新冠疫情肆虐的时候,得知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小太阳幼儿园因为购买不到口罩求帮助,她买了5000个,寄出去捐给他们。

  1985年出生的熊丹枫失聪,但她有一颗火热的心。她热心公益活动,竭力呵护聋人朋友,让他们感受人间温暖。在她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聋人敞开心扉,积极融入社会。熊丹枫始终坚信:面对命运的态度可以选择。2020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她联合聋人志愿者,制作了一段《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健康指南手语视频,大家学起来》宣传片,并第一时间转发推送,提升了残疾人的防控能力。她也和多名残疾人组成志愿者服务队,参与防疫阻击战,配送爱心物资到乡镇和村(社区),免费为一线医护人员送餐,带头到社区入户宣传、张贴防控相关资料,并现场演示口罩的正确佩戴方法。

  他,是一名筑路人,妙手编织着阡陌纵横的水乡田园交通公路网;他,是一只领头雁,匠心铺筑着互连互通的惠民康庄路;他,是一名逆行者,无怨无悔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他,是一名排头兵,“战汛”时期带头用双手抢筑起大垸子防汛“安全堤”。他叫荣克明,市四达公路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公路工程一级建造师,高级工程师。他无私奉献公路事业,钻研施工技术,用自己的庄重誓言践行着一名公路人“铺路石”的责任担当。2020年6月,我市出现强降雨。荣克明每天巡查在各个工地,靠前指挥,为防汛做出了特殊的贡献。他曾获得“湖北省公路行业公路人才奖”“荆楚工匠”“仙桃五一劳动奖章”“十二五仙桃交通建设领域优秀项目负责人”等多项荣誉。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