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 学堂 学堂公众号手机端

因新冠病毒检测导致医疗废物危机?生态环境部表示:核酸检测废物处置能力充足 涉疫医

admin 3年前 (2022-08-03) 阅读数 143 #2021
文章标签 仙桃口罩

  针对“因新冠肺炎病毒检测导致医疗废物危机”的说法,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相关负责人8月2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核酸检测是现阶段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全国针对核酸检测废物处置能力充足。特别是中高风险地区,所有医疗废物及核酸检测废物均得到妥善处置,其中涉疫医疗废物日产日清。

  核酸检测包括采样、送检、检测及报告等多个环节,所有环节中都会产生固体废物,常见的废弃物包括采集拭子、包装物、口罩、防护服等。生态环境部等通过对北京、上海、西安、仙桃、丹东等大、中、小型不同规模城市典型核酸检测机构的核酸检测废物产生系数调研发现,采取混检方式进行核酸采样检测,每100万人约产生5吨核酸检测废物。

  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国通过督促各地加强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区域协同应急处置机制等,大力提升疫情下医疗废物处置能力。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540个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核准医疗废物常规集中处置能力达215万吨/年,比2019年底提高39%。2021年,生医疗废物140万吨,总体上,全国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能力平均是产生量的1.54倍,通过延长设施工作时间及启用备用设施等方式,集中处置能力平均是产生量的1.87倍。此外,各地还具备充足的协同应急处置能力,包括备用设施、危险废物焚烧炉等以保障应急处置。

  对于中高风险地区的医疗废物及核酸检测废物处置情况,该负责人表示,近五个月以来,全国涉及中高风险地区的市(州)和直辖市中,医疗废物处置设施日均负荷率均低于90%,其中97%的地区低于80%、71%的地区低于50%,所有医疗废物及核酸检测废物均得到妥善处置。

  “这表明,在开展常态化核酸筛查检测的条件下,各地产生的核酸检测废物全部能够得到及时处置,现有处置设施的能力仍有富余空间。”该负责人强调。

  据统计,今年上海本轮本土疫情期间,医疗废物产生量峰值达1420吨/日,是今年3月初的4.2倍。生态环境部指导帮扶上海全力做好医疗废物处置工作,在保证处置能力404吨/日的集中处置设施稳定运行基础上,逐步启用折算处置能力达1585吨/日的生活垃圾焚烧炉协同应急处置,没有出现处置能力不足的情况。3月1日至7月30日,上海产生的10.8万吨医疗废物已全部处置完毕。

  “实践证明,我国每个设区的地级以上城市均已基本建成较为完整、规范的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偏远地区的医疗废物也基本能够覆盖。包括中小城市在内的现有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和应急处置能力充足,经受住了新冠疫情多轮冲击的检验,完全能够满足医疗废物及核酸检测废物的处置需求。”该负责人说,各地核酸检测废物全过程环节纳入卫生健康、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城市管理等相关主管部门的监管,可有力保障核酸检测废物的妥善处置且风险可控。

  我国医疗废物处置成果得到了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等国际组织的认可。生态环境部和UNIDO合作开发实施“援助中国应急响应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项目,项目成果《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医疗废物管理培训指南》(中英文版)、《中国医疗机构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100问》(英文版)等在UNIDO网站上发布,与全球分享中国在疫情期间医疗废物应急管理的成功经验、典型案例等。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