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 学堂 学堂公众号手机端

中国无纺布之都彭场镇的焦虑

admin 3年前 (2022-08-21) 阅读数 127 #2021
文章标签 彭场口罩

  【品牌家纺网讯】中国无纺布之都,这个称谓让仙桃市彭场镇骄傲了快二十年。激流猛进的发展后,彭场在从“制造”通往“智造”的路上,高成本、用工荒、钱荒、出口苦难等残酷现实横亘在前,令彭场人前所未有的焦虑。

  在通往这个工业重镇的路途中,未收割完毕的棉花地孤单寂寥,蜷缩于新建工厂耸立的影子中。带着鄂M字样的宝马、奔驰等豪车裹着沿途灰尘,一路飞驰,的士师傅自豪地同记者感叹道:“彭场老板,有的是钱!”

  5公里长的彭场大道两边,几乎被无纺布企业全盘占据。道路尽头延伸至彭场工业园政府为扩大无纺布生产规模而特意打造。很多无纺布企业都会有两个厂,旧厂位于彭场大道,新厂定居工业园。

  1992年,彭场跻身全国乡镇200强,“中国无纺布之都”这一头衔是彭场实力的重磅砝码。镇委胡先平曾经说:“保住了无纺布这张牌就是保住了我们的钱袋子!”

  在彭场镇政府提供给《鄂商》记者的《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申报书》中,指出无纺布产业是湖北省出口过亿美元的产业集群,以彭场镇为核心,全市从事无纺布生产加工企业资产总额达117832.97万元。2010年,产品出口占全国无纺布制品出货值的40%。出货值30亿元,其中自营出口7850万美元,就业人员3万人。

  次拐点是2004年非典,无纺布制品口罩市场扩大,利润疯狂增长,以前几毛钱的口罩成倍翻番,涨到几块钱,许多新工厂随之诞生,仙桃市耘天防护用品有限公司即是如此,“那一年赚了很多钱。”总经理刘星启说。

  2009年到2010年,受甲流影响,海外市场口罩需求激增,对100%出口海外市场的彭场来说,是的年代。而街道的变化亦是在这年之后,房子漂亮了,企业多了,车子豪华了。

  这一年里,已有的工厂不断扩大规模,小作坊如雨后春笋版拔地而起,有媒体统计,当年彭场的无纺布企业多达1000余家,尽管这并不被当地人承认:“找几个亲戚,几台机器,在家里就可以做事,那叫什么企业!”仙桃裕民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杜经理认为,当甲流之后,很多作坊随之消失亦是情理之中。

  在这种意外事件的冲击下,订单量比正常年份上涨10%,工价亦比从前增加两倍,当时有工人甚至可以拿到月薪五千,彭场工人收入超过公务员成为媒体流行的说法。“欢迎你到彭场来打工”的广告语在路边亦格外醒目。

  甲流退却之后,市场回归正常,企业倒闭潮来袭,部分工厂处于半停产状态。而今,11月的天气不算冷,无纺布企业却先走一步,进入冬天。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