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十大药品舆情事件】部分口罩生产被叫停
湖北省仙桃市被称为“无纺布之乡”,既是疫区同时也是防疫物资主要产地之一。2020年 2月1日起,仙桃市民用口罩生产企业、医用防护服生产企业陆续接到停工停产的通知,引起极大关注。2月5日,湖北省市场监管局发函称,将配合仙桃市做好恢复生产、扩大产能工作。
2月4日,网易财经旗下微信公众号“清流工作室”发表《湖北仙桃口罩厂春节提前复工 4天后被叫停生产》称,为了杜绝假劣口罩,仙桃市在2月1日关停了当地所有民用口罩生产企业。多位口罩厂商希望地方政府能够引导中小微企业生产而不是“一刀切”的关闭。
当日,湖北省仙桃市委宣传部在其官方微博、微信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无纺布企业生产秩序工作的情况说明》,确定了60家疫情防控物资重点生产企业,包括有生产资质的10家医用防护服、28家医用口罩生产企业以及22家配套生产企业进行生产,其余工厂均停工停产至2月13日24时。
当日晚,财新网在其网站和微博平台发布《为保口罩质量和价格 仙桃部分口罩厂关停》称,仙桃市经信局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关闭的企业都是无法保证生产质量的企业,由市场监管部门进行管理。一位仙桃市口罩生产商证实,整顿工作仅涉及民用口罩生产商和部分做出口的厂商,符合医疗标准的并未受到波及。网民对此举表示难以理解,希望有关部门作出解释。
2月8日,第一财经发表《湖北仙桃仅批准10家公司生产医用防护服》称,因缺乏“内销”资质,一大批医用防护服外贸生产企业被要求停产至13日。一个被关停的厂商表示,其产品高于国家标准,得到国内医院的认可。2月2日,湖北省市场监管局、药监局曾联合发文,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结束前,允许未在境内上市的进口和出口转内销口罩在省内市场销售,但医用防护服并未被纳入这项“特事特办”的临时规定中。观察者网、财经网、腾讯网等转载相关报道,事件开始受到更多关注。
与此同时,“湖北仙桃仅批准10家公司生产医用防护服”引爆微博平台,其中,@学经济家转发的微博转评量超12000人次。网民纷纷谴责政府官员官僚主义,思维僵化,呼吁尽快让企业复工。
2月9日,财新网发布跟踪报道《民用口罩厂关停还是增产?仙桃市和湖北省政策不一》指出,就在仙桃市正式发文要求工厂停工后的第二天,湖北省市场监管局又发布了《关于恢复非医用口罩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函》,称将配合仙桃市做好恢复生产非医用口罩生产工作、扩大产能以满足疫情防控。此外,湖北省还在加快医用口罩的审批流程。此时,关注点仍聚焦在“停产”一事。另有媒体建议仙桃市可以效仿东莞模式。如微信公众号“南方周末”发表《仙桃百余家医用防护服企业仅10家获准生产?应学东莞开通许可审批绿色通道》称,广东省东莞市市场监管局启动产品许可应急审查机制,开通现场检查及许可审批绿色通道,将原来近6个月的筹办时限压缩至2天,全力支持企业提前复工、迅速转产。
2月10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发表《医疗物资如此缺,企业为何停业整顿?湖北仙桃回应》,仙桃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仙桃市目前共有生产各类应急防护物资企业113家,主要是外贸企业,未取得国内许可和注册。仙桃市已组织10家具备医用防护服生产能力的企业,为稳健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代工加工医用防护服半成品,再运输到稳健公司在湖北省崇阳县的代工厂进行消毒等工序,最终投向市场。这样安排是为最大限度整合生产要素,最大限度扩大医用防护服和医用口罩等紧缺急需物资产能,最大限度加强监管保证质量,最大限度集中管理人员防止交叉感染。相关回应引发百余家媒体转载。
在微博平台,#仙桃回应医用防护服生产问题#线万人次。其中,@人民日报发表的【独家丨湖北#仙桃回应医用防护服生产问题#】,转评量超1800人次。网民对此表示肯定,认为必须优先保证质量。
也有媒体认为当地政府的做法理由充分。如《工人日报》刊发《关停三无口罩企业,不给防控添乱》称,当地对问题企业进行停产整顿有充分理由。无论防疫物资再怎么紧缺,也不能纵容假冒伪劣、“三无”产品生产销售,否则只会给疫情防控添乱。
在2020年1月,仙桃市的一纸禁令引起高度关注。表面上看,是部分生产企业按下“暂停键”,实则反映出了医用防护物资领域生产链不够成熟的问题:具备国内生产资质的企业没有生产能力,而有能力生产的企业缺乏相应的生产资质。针对有产能的情况下,如何提高产能的质量,解决资质等问题,是在应急状态下更应该考虑的问题。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