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散】不戴口罩拒绝进入商场超市
1月5日,商务部办公厅印发《商场、超市疫情防控技术指南》等4个防控指南的通知,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商务主管部门督促指导商贸流通企业做好相关疫情防控工作。通知明确,在商场、超市入口处,要张贴健康码图识,增加体温测量设备,所有人员健康码和体温检测正常、佩戴口罩方可进入。顾客不戴口罩时,应拒绝其进入商场、超市。乘电梯时要全程佩戴口罩。对于不使用或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等群体,其健康码可采取凭有效身份证登记、亲友、出示“通信行程卡”等替代措施,做好人工服务引导。
对于合餐顾客,餐饮服务单位应提供“一菜一公筷、一汤一公勺”,或者“一人一公筷、一人一公勺”服务,公勺公筷宜采用不同颜色、材质或突出标识等醒目的方式进行区分。鼓励提供密封包装的牙签。有条件的餐厅(馆)要积极推广分餐制。提倡就餐时间不超过两小时。
餐饮服务单位在店内外候餐区、取餐区、结账区等人员易聚集区域划设“一米线”,严格控制人流密度,进店人数要与餐位数相匹配,不得造成点餐、等餐、等位等人员聚集。提倡建立顾客预约制度,合理安排顾客到店时间,避免人员聚集。提倡非接触式点餐、结账。
用于顾客自取或外送的餐食,宜采用密封方式盛放,提倡每份餐食使用自制或订制的封签。如无封签,可选用一次性使用、不可复原的材料封闭外包装,防止运送过程中污染餐食。餐饮外卖服务应按照外卖配送和快递从业人员疫情健康防护的有关要求严格执行。
《指南》中要求,商超应设置“一米线”,提醒顾客排队付款结账时保持安全距离。工作员工与顾客服务交流时宜保持安全距离,顾客选购商品时人员之间要保持安全距离。通过管控分流,减少商场、超市内顾客人数。提倡顾客自助购物、非接触扫码付费,尽量减少排队时间,减少人员接触。
此外,商超要加强通风换气促进空气流通,节日期间人流密集要增加消毒频次,保证室内空气卫生质量符合《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GB 37488-2019);如使用集中空调,保证空调运行正常,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刊行清洗、消毒或更换。
对经常接触的公共用品和设施(如存储柜、电梯间按钮、扶梯扶手、公共垃圾桶等),每日清洁消毒不少于三次。重点部位要做好消毒记录。保持电梯、咨询台、售货区、洗手间、生鲜区等区域环境整洁,及时清理垃圾。洗手间、生鲜区要做到无积污、无异味。公用洗手间每日清洁消毒不少于三次,门把手、水龙头、开关的消毒至少每两小时一次,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或肥皂),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
在外出归来、咳嗽或打喷嚏、照护病人前后、制备食物、饭前便后、处理动物或者动物排泄物等时候均需要洗手。另外,在洗手时应注意使用肥皂、香皂、洗手液等清洁用品,并用流动水进行冲洗,时长不少于20秒。
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有研究表明,一个喷嚏可产生大约四万个飞沫。当我们想要咳嗽或打喷嚏时,可用纸巾、手肘捂住口鼻。并且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再用肥皂、清水或含酒精的洗手液清洗双手。
尽量避免前往疫情严重的地区;避免到人多拥挤和空间密闭的场所;不要去野生动物市场,避免接触活禽野鸟。必须去时,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且佩戴口罩前后要清洁双手。
疫情期间,应按照学校规定有序进餐,进入食堂佩戴好口罩,排队打饭时应自觉与他人保持距离,就餐时不言语,避免飞沫传播,或将餐饭打包带回寝室单独进餐。
学生在校期间如出现发热、咳嗽、胸闷等疑似症状需立即报告辅导员和校医,校医或宿管老师应给有症状学生发放口罩,联系其家长,在不乘坐任何公共交通工具的情况下,到就近发热门诊就诊,校医应密切关注学生的情况并做好动态记录。
学生节假日未在校期间出现疑似症状,应立即佩戴口罩,在不乘坐任何公共交通工具的情况下,到就近发热门诊就诊,并将情况报给辅导员,辅导员应报给学校学生管理部门和校医,校医需密切关注学生情况并做好动态记录。
戴口罩时,要将摺面完全展开,将嘴、鼻、下颌完全包住,然后压紧鼻夹,使口罩与面部完全贴合。戴口罩前应洗手,或者在戴口罩过程中避免以手接触到口罩内面,以降低口罩被污染的可能。要分清楚口罩的内外、上下,浅色面为内面,内面应该贴着口、鼻,深色面朝外;有金属条(鼻夹)一端是口罩的上方。口罩要定期更换,不可内外面反转戴,更不能两面轮流戴。
对手部会接触到的物件如手机、门把手、电梯按钮、鼠标键盘、文具、桌子、椅子等进行消毒;酒精喷洒要覆盖物件,自然晾干即可,不用擦拭。
面对各种渠道传递而来的疫情信息,我们要学会甄别,不信谣,不传谣,通过政府网站、新闻联播等正规渠道了解相关信息,避免因为疫情信息过量带来的紧张、焦虑等情绪导致的心理压力。
通过反复的自我暗示,可以激发我们积极向上的情绪和行为,让我们带着希望生活,坚信国家应对措施得力 一定会战胜冠状病毒。没有必要过分焦虑 最后的成功一定属于我们。只要大家团结一致,就没有克脑不了的困难。 疫情终将过去,期待春暧花开!同时寻找自己的不合理理念,在自我辩论中升华自己的积极心态。
充分享受与老师、同学的沟通交流。制定作息表,台理安排“宅”居生活,挖掘爱好,培养特长,通过充实有趣的生活保持良好心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