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好口罩真的很重要!这事情值得每天提醒自己一次!
在7月2日,据深圳市福田区疾控中心消息,因未正确佩戴口罩,引发了一起交叉感染事件。这起事件的发生,主要起源于确诊病例A和病例B的两种错误行为:吐痰时未用纸巾包裹、未科学佩戴口罩。
视频显示,一天下午,确诊病例A路过某生活超市门口时,向旁边的垃圾桶吐痰后离开。一分钟后,病例B和两名好友来到该生活超市买菜,并在距离垃圾桶一米左右的位置,徘徊了大概一分钟。
随后,病例A确诊。两天后,病例B也确诊感染。经福田区疾控中心流调结果显示,两人属于同一传播链,而与病例B同行的二人在正确佩戴口罩的前提下,没有被感染。
近日,在深圳市福田区某社区公园,一病例饭后不戴口罩在公园里散步、跳舞、聊天。同时在该广场休闲聊天的感染者A和感染者B,全程未戴口罩,与病例有近距离时空交集,双双被感染。
感染者C,每天晚上也在该公园内跳绳,有时会旁观公园内活动,期间经常未戴口罩,与病例有时间交集,被感染。
3月16日,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人群密集的城中村巷道,部分居民未戴口罩,与病例有相对而行的交集,造成几名居民感染;
深圳市福田区疾控中心流调十组组长严格表示,病例A吐痰的行为形成了气溶胶传播风险。“病例B戴的口罩虽然把嘴巴挡住了,但是鼻子裸露在外面,这就导致气溶胶吸入呼吸道,从而造成病毒传播。”严格解释道。
据了解,飞沫传播和气溶胶传播都是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戴口罩不仅可以降低飞沫量,也可以防止自己无意中接触或吸入他人的飞沫,从而有效地遏制病毒的感染、传播与扩散。
口罩虽小,意义却非凡。做好个人防护不仅是保护自己,也是对他人负责,更是每位市民共同守护常态化疫情防控安全的最好方式。
对普通公众来说,除了在密闭场所需要戴口罩外,当处于人员密集的露天广场、剧场和公园等室外场所时,也需要佩戴口罩。
另外,公众家里可以日常备用一些高级别口罩,当家人出现了鼻咽不适、咳嗽、打喷嚏和发热等症状,到医院就诊的时候,佩戴更高级别的口罩,保护自己,保护他人,全面防范传播风险。
1、凡注明来源为“东莞阳光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东莞阳光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在摘编网上作品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处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