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不戴口罩“秒传”人!
流调显示,10月8日18时,病例A与病例B在福田区的路边时相遇,二人均未戴口罩,导致交叉感染。
10月9日,韶关市政府通报,该市出现多源头、多链条的疫情,其中一条传播链属于奥密克戎变异株BF.7进化分支。
韶关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李书剑介绍,BF.7进化分支比毒株,具有更强的传染力、扩散性及逃逸性,极易造成大面积传播。而且BF.7的感染者以无症状患者和轻症患者居多,因此很容易“潜行”在人群中,难以发现。
严密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一病例于9月30日从呼和浩特返回韶关后,不佩戴口罩步行至公共场合、随地吐痰,传染了路过的数名市民,让其携带的变异毒株BF.7在韶关市社会面造成重大传播风险,公安机关已对该病例进行立案侦查。
错误原因:人的呼吸道有鼻子和口腔两个入口,戴口罩露出鼻子,仍然给病原体留了一个入口,环境中可能存在的病原体和飞沫依旧可以通过鼻子进入体内。
错误原因:口罩出现脏污、变形、损坏、佩戴超过4小时等情况,可能会影响防护效果,建议及时更换。
错误原因:当手接触被污染的口罩外侧后,如果没有洗手,再摸眼、口、鼻等部位,可能增大感染风险。
南京疾控专家呼吁,广大市民要当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继续保持警惕,加强主动防护。由于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具有更强的传染力、扩散性以及逃逸性,易“潜伏”在人群中难以发现,专家表示:“戴好口罩这个看起来没什么技术含量的防护手段,重要性越来越凸显,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别人负责。在商场、公交、电梯等密闭场所及人群聚集的室外场所要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当前形势下,我们也呼吁市民减少不必要的聚会聚餐,就餐提倡分餐制,使用公勺、公筷等。”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