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 学堂 学堂公众号手机端

尘封六年口罩机 为市民再启动

admin 2年前 (2022-12-05) 阅读数 116 #2021
文章标签 彭场口罩

  当年沙士袭港,本地厂商张绮媚当年投资研发草本配方与口罩,不料疫情过后,需求降低,口罩生产线最终因为成本高而关闭。今次新冠肺炎肆虐,全城疯抢口罩,她不忍见到公公婆婆要四出扑口罩,毋惧生产抗疫产品的“滑铁卢”经验,决定重新启动尘封六年、险变废铁的口罩生产机,克服机器维修与配件等技术问题,生产香港製造的口罩,她说因为“我想帮到大家!”

  2003年沙士过后,港人惧怕病毒透过空气传播,尚芳保健有限公司董事张绮媚於2004年与本港大学的中医藥学院合作,研发草本配方。配方终於在2011年研发完成,认证可杀灭七种病菌病毒,但产品销情一般,月销售量少於2400个,令她大失所望。不过,她促销时意外地发现,有些顾客会把配方喷在口罩,戴上后有助“通鼻”纾缓鼻敏感,启发她生产草本配方抗菌口罩的念头,并於2014年引入口罩机,製造抗菌口罩。

  张绮媚生产的口罩含抗菌配方,有独特花纹,但成本太高,口罩的锡纸包装袋成本随时高过口罩本身。四个月后,有供应商提议改由内地生产,口罩於是改为在内地生产、在香港加工,香港的口罩机跟着停机,搁在厂房“推埋墙边”。

  “去年我曾经想过丢弃部机,但不捨得,因为仍然好新,没用过多少次,而且我总是想再做香港口罩!”张绮媚的香港口罩梦,事隔六年,终於再成线日,她从外地工作后返港,正值疫情爆发,“见到好多公公婆婆咁辛苦走去扑口罩,我个心好唔舒服。”当时工业界研究能否在本港自行製造口罩,“我当然即刻举手啦,我有机、有地方!”

  不过,重新开机并不容易,张绮媚发现,生产的口罩“散开晒”无法焊实,在生产力促进局协助下,工程师帮忙检查维修,“发现有喉管漏气要填补,机器才能封实口罩布料。”另一难题是口罩机需更换配件才能全自动生产,否则要以人手打耳带,三秒才产出一个口罩,而且口罩原材料短缺。她期望日产十万个口罩,但现时每日产量仅约5000个,不足以大量供应市民所需,幸好销情还不错。

  先后两度生产口罩助港人抗疫,张绮媚坦言:“如果计成本,我哋冇得做;但计有同冇就好大分别,希望口罩做得一个得一个。”她计劃增设两条口罩生产线提高量产,希望港人经历今次疫情后习惯储备口罩。她并打算把香港口罩外销全球,“过程虽然遇到好多难题,但坚持落去,可以帮到市民就值得。”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