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邵武:口罩转产记
在福建邵武云蕊日用品有限公司一个临时口罩生产车间里,30多名员工,裁的裁,车的车,剪的剪,每天都从早晨8点上班,一直工作到晚上9点。这本是一个生产日用品的车间,围裙、洗衣袋等产品的生产原料,统统丢在一边,口罩的原料反客为主成了“主角”。
已经好多天没睡好觉的官建雄,是云蕊日用品公司的总经理,最近这段时间,他一边忙着手工生产口罩,一边忙着采购自动化口罩生产线的设备和原料,一边还要忙着自动化口罩生产车间的改造,自已仿佛有了“三头六臂”。“国难当前,我们不讲条件,只想一心把口罩生产好。”官建雄说,为了集中精力生产口罩,他们已经取消或推迟了好几个主营产品的订单。
万家团圆日,疫情肆虐时,作为最基本的疫情防护用品——口罩,四处告急,十分紧缺。一线疫情防控需要,企业复工需要……虽然当地政府千方百计筹措,仍是杯水车薪,缺口巨大。
疫情当前,政府与企业一道并肩作战。2月1日,农历正月初八,当地政府发出号召、紧急协调,云蕊日用品、鑫森炭业、现代家用等多家企业纷纷响应。当地政府召集相关企业,先后紧急召开3次会议,研究协调物资调配、设备采购、口罩设计方案等事宜,目标只有一个:尽快生产出口罩!
企业们分工合作,鑫森炭业供应原材料、云蕊日用品等公司负责加工、美菰林卫生用品负责灭菌……形成了紧密的生产协作关系。新一代家居用品、珍珍家居汽车用品等企业,也先后加入这场口罩生产的“集团作战”。
应急转型生产,缺乏经验。员工们就不断地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摸索、磨合,通过裁、剪、车等工序,一个个手工生产的口罩,越来越快地下线个左右,到现在每天稳定合计生产近3万个,这些口罩正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复工企业员工的手中。有了口罩防护保障,复工复产有序推进,邵武的工业“血脉”迅速活起来了。
在手工生产口罩的同时,现代家用、云蕊日用品等企业,还紧急采购4条自动化口罩生产线,员工已经赶赴厂家进行设备操作培训。过不了多久,相信邵武不仅能满足本地的口罩需求,还将为全省的疫情防控作出贡献。(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高建进、刘成志通讯员何兴明、朱振山)
治疗新冠重症,我们有了自己的“救命神器”——国产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membraneoxygenation,ECMO)设备。
近日,赤峰学院农学院相吉山研究员科研团队联合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易现峰教授团队首次破译了花鼠的染色体水平基因组,成功组装了全球第一个花鼠属物种的染色体水平基因组。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大国创新崛起的必由之路,全面提高科技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由之路。
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经济越来越呈现数字化特征,因而世界各国都把数字化作为经济发展重点,覆盖经济社会发展全领域。
我国本土病例中暂未监测到XBB.1.5本土病例,我国现阶段流行的毒株仍以BA.5的亚分支BA.5.2和BF.7为绝对优势毒株。
随着一批国内硅材料行业龙头企业的重大项目相继签约落地广西北海,一个千亿元绿色光伏产业集群在我国西南地区初具雏形。
贾志龙表示,这台激光退火仪拥有正向和负向两种激光退火方式,可以在生产过程中灵活调节多比特超导量子芯片中量子比特的关键参数。
1月1日,在云南楚雄州禄丰市恐龙山镇一处陡峭荒坡上,一堆恐龙骨骼化石“新鲜出炉”。只见仅3米宽的台地上,大大小小的恐龙化石躺在红色泥土中,犬牙交错挤在一起,其中有一条粗大的股骨和一块椭圆形的腹部肋骨如巨大的蒲扇,清晰可辨。
我国科学家在辽西热河生物群新发现一种长着恐龙头骨和怪异身体的白垩纪鸟类,命名为“朱氏克拉通鸷”。
四川农业大学近日举行科技赋能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行动启动仪式,现场发布了《科技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和《服务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行动方案(2022-2025)》。
日前,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保卫教授课题组宣布,在大别山高海拔地区发现蛙类新种,并将其命名为大别山姬蛙。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