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 学堂 学堂公众号手机端

邯郸人请马上戴好口罩!

admin 2年前 (2023-01-22) 阅读数 108 #2021
文章标签 口罩

  (1月14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重点人群健康保障有关情况。发布会上公布了全国近期在院新冠感染相关死亡病例数、全国门急诊诊疗人次等情况。

  发布会上,焦雅辉披露,通过分析显示,2022年12月8日-2023年1月12日,全国医疗机构累计发生在院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59938例,其中新冠病毒感染导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病例5503例,基础疾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54435例,死亡病例平均年龄80.3岁,65岁及以上约占90.1%,其中80岁及以上约占56.5%,死亡病例90%以上合并有基础疾病,主要合并心血管疾病、晚期肿瘤、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及肾功能不全等。

  焦雅辉强调,由于冬季本身是老年人呼吸系统疾病高发和心脑血管基础疾病加重的季节,近期又与新冠病毒感染等因素相叠加,因此老年人的病亡人数比较多,这也提示我们要更加关注老年患者,尽最大努力挽救患者生命。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乙类乙管”传染病有关规定,及时更新相关数据信息,并向社会公布。

  在1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说,从去年12月1日到1月12日,我国监测出1例本土奥密克戎变异株XBB病例,同期监测出33例XBB变异株及其亚型的输入病例,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

  从输入风险判断,陈操说,未来,XBB变异株输入我国的风险比较大,引起本土关联病例的风险也非常大。

  陈操进一步表示,目前我国监测数据显示,XBB变异株并没有形成本土的流行。此外,目前研究数据显示,虽然XBB变异株的传播力比较强,但是感染了XBB变异株以后的症状跟奥密克戎其他毒株的症状相似,致病力并没有明显增加。

  1月8日,对新冠病毒实施“乙类乙管”后,该病毒不再纳入检疫传染病管理,不再要求入境旅客进行落地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同时,奥密克戎还在持续流行,并且变异也尚未结束,因此,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监测工作成为接下来的重点。

  对此,我国已经在全国多个口岸设立监测哨点,尤其对国际流行的重要进化分支进行监测,实时开展风险评估。如发现毒株输入出现了时空和人群聚集性传播风险,将会及时发出预警,经过风险评估后,采取一定的防控措施。

  除了口岸监测以外,哨点医院的监测也是避免新毒株输入之后造成大范围传播的第二道关口。根据全国新冠病毒变异株监测方案,我们在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新疆建设兵团都设立了一定数量的哨点医院,每周要求哨点医院采集新冠病毒患者样本,送到当地疾控中心进行新冠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将数据及时发送到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我们会及时对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反馈,如果发现新毒株、重要的变异株,尤其是能够引起较多重症和死亡的毒株时,我们会及时发出预警,及时采取措施。”陈操说。

  春节将至,入境返乡人员逐渐增多,陈操提醒,近期入境人员入境时如果出现身体不适要及时申报,配合海关人员积极开展采样,如果入境以后出现了身体不舒服,尤其是发热,一定要及时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及时就诊。

  1月11日15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介绍,当前国内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仍处于不同流行阶段,仍需继续做好个人防护,科学规范佩戴口罩。

  一是进入医院、商场超市、室内会场、机场车站等环境密闭、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乘坐飞机高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厢式电梯时,应全程规范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等级口罩;

  五是医务工作者,交通运输、商场、超市、餐饮、旅游、保洁、快递等从事公众服务及密闭场所工作人员。

  此外,在公共场所还需采取保持社交距离、咳嗽礼仪、通风、清洁和消毒等防护措施,阻断新冠病毒传播每人都有一份责任,重在细节,贵在坚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