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 学堂 学堂公众号手机端

疫情下的西安高校太燃了

admin 2年前 (2023-02-16) 阅读数 86 #2021

  举国抗疫的一个月以来,医护人员冲锋陷阵,警局、社区、物资供应…各行各处都在全力以赴对抗疫情。

  陕西各大高校的师生校友们也在倾尽所能为抗疫发力,搞科研、奔前线、捐物资…这些热血高校成了这场战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作为陕西高校扛把子,这一战西交大精锐尽出,两所附属医院除夕开始奔赴一线,科研人员幕后发力,师生校友齐上阵,西交大,威武!

  西交大梅雪松教授团队研发出:体温筛查巡检机器人、无人消杀巡检机器人等系列产品,已在医院、海关等地投入使用。

  早在去年西交大机械学院的梅雪松教授团队就在医疗机器人方面有所突破,随着疫情紧急爆发,梅雪松团队就立即把工业机器人技术和医疗相结合,快速研发了体温机器人和消杀机器人。

  测温机器人通过热成像和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同时对多人测温;消杀机器人可以实现无人值守远程遥控,工作效率也是人工的10倍,适合在武汉方舱医院等危险的工作环境下有效地保护医护人员。

  近日,在云南高速路口等多个检查点,工作人员已经可以一秒钟锁定新冠肺炎感染风险,快速识别潜在感染者。

  模型基于旅行大数据来综合计算习惯肺炎风险指数和级别,已在云南省全面推广应用,并得到了云南省委和政府的高度认可。

  扫码登记系统还能快速回溯到确诊患者曾经出入过的场所,找出密切接触人员。只记录号码,不涉及隐私。

  为了给一线医护人员减少工作风险,西安交大数学与统计学院人工智能团队为交大二附院紧急开发出一套免费在线健康咨询、问诊与新冠风险筛查系统。

  这个综合的医疗在线服务平台能为患者提供疾病问诊、健康答疑、病情跟踪、实施监护等各种医疗服务。

  防疫期间,西安交大医学人工智能团队将免费为全国各大医院和管理部门提供服务,有需要的小伙伴现在就可以寻求帮助!

  负责火神山医院总承包工程的侯玉杰正是西交大建筑工程专业校友,除了总承包的重任,他们的团队还负责2号病区1.4万平方米范围内的施工任务。

  闪电速度如约完成火神山后,他又马不停蹄赶往雷神山,支援由同为交大校友的雷神山医院项目指挥长朱海军。

  除了这两位,火神山与雷神山上还有许多西安交大校友的身影,作为我们陕西高校的扛把子,国家需要交大人时,他们从来不会缺席。

  这些学生都是学校根据疫情情况和家庭经济状况认定的受助对象,辅导员通过联系和排查后,对湖北籍学生和其他受到疫情影响的同学按照规定指标发放了帮扶补助金。

  还有不计其数的交大一附院和二附院的医护人员从除夕夜就开始一批一次奔赴武汉救援前线,冲锋陷阵。

  人力物力医疗资源、天南海北的校友捐赠,更有同学们笔墨上阵的助威鼓舞,疫情面前,西大人,有担当。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院崔雅丽教授团队已经完成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开发,已通过陕西省药监局现场核查并推荐至国家药监局。

  生命科学院还研制了已经许可批量生产的“黄岑金银花消毒液”,以供缓解消毒物资的紧张现状;西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制定的重症病房规范和医疗队心理状态评估等各种方案,都已在武汉第九医院临床使用。

  不光科研给力,西北大学校友企业巨子生物、创客云上还联合学校,向陕西、湖北捐赠共计517.92万元现金和物资。

  北美、澳洲、日本、英国、上海、广东、山东,遍布世界各地的西大校友都自发募捐采购医疗物资驰援武汉。

  不能上前线厮杀的老师和同学们宅在家中也没有闲着,他们用笔杆书画为抗疫助威,用海报设计宣传肺炎防治,一笔一画尽是心血。

  “公诚勇毅”是西工大的校训,这一次,他们做到了,从学生到老师,每个工大人都是抗击疫情的志愿者。

  为了疫情期间不耽误同学们的学习,西工大决定将学校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各种教学资源,面向各大高校和全社会全部免费开放。

  不止西工大,陕西多所高校也相应开放了许多宝贵的教学资源,详细观看渠道可查看各大高校官方微信。

  疫情期间的工大师生们扮演着许多不同的角色,他们成了口罩厂工人、送餐小哥、海外代购、社区工作人员…

  西工大2019级本科生刘同学在疫情期间成为了当地第一个响应的00后,加入了社区防疫宣传工作,他召集同学们组建了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值班值守、入户宣传,为抗疫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航海学院2017级的王同学前几天过了自己难忘的二十岁生日,因为这一次他不是在和同学聚餐吃饭,而是在抗疫一线当起了口罩生产工。

  家中从事口罩产业的王同学这个春节都在自家工厂加班加点帮忙生产口罩,他和家人已经捐出了5万只口罩和2万元现金。

  口罩还将源源不断地生产并继续向疫区捐赠,面对这些打破宁静的病毒,王同学说:“我很自豪,我的青春是在奋斗中度过。希望这场战疫尽快结束,武汉加油,祖国加油!”

  管理学院和软件学院的少数民族学生主动请缨,成为了保护校园安全的使者,西工大留校同学们的体温数据和日常物品配送是他们的每日工作。

  航天学院的王同学结束探亲之旅后,在雅加达机场接到了护送捐赠物资回国的特殊任务,这批物资由一位年过七旬的华商采购捐赠。

  物资通过大使馆出函、国航申请减免费用、王同学的联系沟通,许多素未谋面的人共同接力,最终不远万里送达北京。

  不止是他们,还有更多的工大学子在组建志愿队、捐款捐物,参加疫情防治,帮助患者、帮助医生,以及他们的孩子们。

  早在一周之前西工大校团委就开始向全校征集线上家教志愿者,为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子女提供免费家教,帮他们解决后顾之忧。

  截止目前,已经有500多名工大学子志愿加入,来自陕西省人民医院、交大一附院、西安市五院、八院、红会医院、工大校医院的近400名医护人员为子女报名。

  原本和家人平安守岁的电院1702012班班长和班干部们临时商量发起一次小小的线上募捐,谁知一声呼吁就换来了班级群里80名同学的回应。

  彼时在地球的另一端,西电德国、法国校友会也心有灵犀地发起了紧急捐款活动,大年三十身在异乡的西电人用24小时募捐到59位校友的善款,共计3424欧元。

  西电武汉校友会更是在短短3天时间募捐了72000元善款,定向捐给了疫情仅次于武汉的黄冈市浠水县人民医院。

  西电人文学院录音艺术部的同学们自己填词、自己谱曲、自制MV,从开始创作到录制完成,只用了不到24小时,这首《守护》横空出世,成了西电同学们的抗疫心声。

  从试剂盒的研发到心理读物的刊印,师大把每一个学术成果都投进了抗疫一线,她不仅是校友们的骄傲,更是陕西人的骄傲。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闫亚平教授团队成功研发了核算快速检测试剂盒,目前已经在陕西西安等疫情防控一线进行临床试用。

  这是全国正式出版的第一本疫情心理辅导读物,以电子书、有声读物、纸质书三种形式推出,通过各种渠道向读者免费赠阅。

  早在2月初,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就已经向湖北、北京、上海、广东、河南、河北、福建、浙江、云南、内蒙古等全国各地的新华书店赠送手册,共计3万册。

  截止目前,陕科大校友们已经为新型肺炎防护累计捐赠口罩超过20万只,防护服三万多件,总价值超过了400万..

  陕科大校友何骏一天奔波上千公里,联络物资渠道,终于把15万只口罩和3万多件防护服从海外运回中国,以支援疫情。

  相隔没有几天,又有120桶600公斤医用酒精从新疆运抵西安,那是身在新疆的陕科大校96级校友驰援母校的紧急物资。

  这位校友随后又向雁塔区捐赠医用酒精750公斤。这样的捐赠信息几乎每天都会在科大校友的圈子中刷新,他们不动声色,却至诚至博。

  项目现场中建西北院总协调人、机电安装总监等几处重要岗位都有长大校友把关坐镇,设计方、施工方、政府代表各个层级都能看到长大校友的身影。

  原本在日本和家人度假的长大建筑学院王同学,得知国内疫情蔓延、物资紧缺后,多方寻找口罩资源,将购得的1200只口罩捐赠给了高陵区医院和高陵区中医医院。

  不仅是身在日本的王同学,远在加拿大的长大校友也为疫情发起了募捐倡议,募集物资直接交予东湖高新区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助力湖北防控一线。

  校内三位“长大之星”获得者带头捐献自己的奖学金,发起“CHD逆行者”募捐活动,长大逆行者团队目前共收到善款57910元。

  他们联系了湖北省航天医院以及黄冈市第二人民医院确认物资需求,建立医用物资购买渠道,将购得物资全部直接捐助。

  由长安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老师带队,陕西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大学,等各校心理专家组成的“陕西高校战役心理援助志愿者服务队”来了!

  陕西各大高校心理咨询师自发组织,又有166名专业志愿者自行加入,这个整合省内优秀资源的199人团队,面向全国受疫情影响的公众展开心理援助。

  长大牵头,陕西高校一呼百应,不仅仅是一支心理援助队,更不仅仅是这几所大学,绝大多数的陕西高校都加入了抗击疫情的洪流之中。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