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无”口罩现场销毁、熔喷布企业全部停产整顿…多地市监“大动作”执法
道道网讯 4月10日,“无纺布之乡”湖北仙桃现场销毁百万只“三无”口罩,疫情以来该市已查获4600万只问题口罩;
4月14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深圳开展熔喷布、口罩机生产经营领域市场秩序问题专项调研,17家深圳市生产企业现场签订《生产经营承诺书》,承诺“不投机涨价、不发疫情财、不转手倒卖、不生产销售劣质口罩机”;
市监沙龙注意到,疫情持续进行中,针对市场上出现的劣质防疫用品、高价倒卖防疫用品及相关原料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管执法工作从严从快,相关疫情用品的核心产地市监部门更是“铁拳”执法,采用销毁“三无”产品、进行全市性相关行业整顿的方式加强源头产品质量和价格的监管工作。
4月12日,仙桃市委、市政府召开非法口罩专项整治视频会议,制定《全市开展非法口罩专项整治方案》,按照“关停取缔一批、整顿提升一批、引导规范一批、查处打击一批”目标,从查主体资格、查生产条件、查产品质量3个方面部署整治行动。对彭场、城区“三办一园”等重点区域,由市领导带队不定期开展突击整治。
实施严格的监督检查。明确口罩生产企业复工条件和口罩小作坊生产标准,严格现场核查,对无固定厂房、场所功能分区不合理、达不到消防和安全生产条件的一律不予核发营业执照;坚持每日开展例行监管巡查,对违法违规生产加工口罩家庭作坊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劝诫112家生产场所不达标家庭作坊撤销办照申请,取缔不符合生产条件的口罩家庭作坊258家;组织开展口罩生产靶向抽检46批次,查封不合格原材料5.8吨、不合格口罩44万只。
开展严厉的专项整治。建立投诉举报、监管巡查、监督抽检、突击整治与稽查办案无缝对接机制。保持严查严管高压态势,对违法生产设备一律予以查封,累计查封打片机、点焊机、全自动口罩机、平机、空压机等各类口罩生产设备近300台,给不法分子以强烈震慑。
筑牢严实的安全防线。仙桃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彭场防疫指挥部发布《关于依法整治口罩加工小作坊的通告》,提请市防疫指挥部发布《关于整治违法生产加工销售口罩的通告》,实行违法线索有奖举报,动员全社会参与监督整治工作,合力打击违规生产、非法收购、哄抬价格等不法行为。对外公布口罩违法线小时安排专人接听受理。
仙桃市委宣传部官微“仙桃发布”数据显示,疫情发生以来,仙桃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取缔非法小作坊273家,扣押不合规口罩4600多万只,没收不合格口罩241万只,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54件,移送公安机关案件9件,涉案市值近1亿元,已罚没金额超一千万元。
4月2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熔喷布价格监管”推进会, 会议通报了熔喷布价格动态情况和前一阶段价格监管工作情况。根据省市场监管局统一部署,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对辖区内的熔喷布生产企业逐一提醒告诫,开展驻场监管服务,广泛收集价格违法线索,严厉查处违法经营企业及“中间商”哄抬熔喷布价格违法案件。截至4月1日,全省系统共立案查处熔喷布价格违法案件10宗。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江苏省扬中市登记注册生产、销售涉熔喷无纺布企业达到800余家,经营范围与熔喷布相关的企业出现了“井喷”式增长,一跃成为“熔喷布之乡”。《扬中日报》此前报道称,截至4月10日,扬中市登记注册的涉及熔喷布生产、销售企业共计867户。扬中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登记在册的这些企业,几乎全部都是在疫情发生后新注册或变更经营范围的。受制于生成设备未到位,其中至少半数目前并未进行实际生产。
为促进熔喷布行业有序发展,扬中市多次召开相关会议,部署熔喷布行业规范化整治工作,强调要严格执行到位“三个一律”要求,即利用家庭作坊进行生产的,一律取缔;没有合法合规生产经营手续的,一律关停;存在安全隐患、环保不过关的,一律停业整顿。通过采取预约限号办理注册登记,加强出境车辆检查,依法查扣“三无”熔喷布产品等多项措施,遏制“井喷”势头发展蔓延。
4月15日,经扬中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实行熔喷布行业“休克”疗法,熔喷布生产企业、个体工商户一律停产整顿,直至产品符合相关质量标准、生产环境设施满足安全环保要求,再经审批方可重新开工,对经审查无法整顿到位或不具备生产经营条件的,坚决予以关停、取缔。
除了市场监管部门的“大动作”,门也开展了专项打击行动。市监沙龙最新了解到,根据4月17日公布的数据,针对倒卖生产口罩核心原材料熔喷布犯罪活动增多的情况,部署开展专案打击行动,共破获案件2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2人,涉案金额3445万元。在17日公布的6个典型案例中,广东3例,1例,山东1例,河南1例。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