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官宣可摘口罩!专家称疫情已基本结束
澳门特区政府新冠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26日表示,近2个月来澳门疫情持续平稳,参考世界各地防控经验,27日起调整要求佩戴口罩的措施,在一般情况下,所有在室外地方逗留的人士不要求佩戴口罩。
应变协调中心指出,若进入医疗机构、长者和康复院舍的人士(住院病人或居住院舍的服务使用者除外)、公共交通工具(的士除外)的司机和乘客,则仍须继续佩戴口罩。
其他室内场所和交通工具,由主管实体根据当时的疫情、场所或交通工具内的空气流通情况、人员数量和密度、活动性质和持续时间等因素,自行评估及决定是否要求进入场所或乘搭该交通工具的人士佩戴口罩;若要求佩戴口罩,应以适当方式公布或通知。
而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例如举办大型聚集活动、托儿所和非高等教育机构出现群集感染,或本澳出现流行高峰期时,主办单位或主管实体应要求进入有关场所的人员佩戴口罩;而当个人出现发热、肌痛、咽痛、咳嗽或流涕等流感样症状时亦应佩戴口罩;至于3岁或以下婴幼儿进入任何场所可不必佩戴口罩。
澳门教育及青年发展局(以下简称“教青局”)2月26日发布消息称,2月27日起,在一般情况下,非高等教育学校师生在上课或进行活动时(包括参与学界比赛及营会活动)无需佩戴口罩,高等院校参照有关规定执行,跨境师生应留意及配合所在地区的相关措施。
不过,教青局指出,在乘搭校巴及公共交通工具;自觉不适,个人出现发热、肌痛、咽痛、咳嗽或流涕等流感样症状时;进入医疗机构或指定须佩戴口罩的场所时,师生仍需要佩戴口罩。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表示:对我们国家来说,我们已经经受住了这一轮疫情的冲击和考验,建立了比较好的人群免疫屏障。如果从疫情本身的特点来看,可以说这个疫情已经基本结束,但不能说它是完全的结束。现在的感染在我们国家来看,还是处在零星的、局部性的散发状态。
海关总署卫生检疫司副司长李政良介绍,自1月8日“乙类乙管”以来,截至2月26日,海关已累计检出境外输入新冠病毒变异毒株30种,检出国内首例XBB.1.9、XBB.1.9.1和XBL等变异毒株。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月22日发布的最新疫情周报中,流感报告病例数位于首位,这是今年以来新冠病毒感染首次跌出榜首。
中国网2月24日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共2977名,其中广东169名。
2月23日晚间,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中星26号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成功,这意味着安全可靠、覆盖更广的信息传输手段将向边远地区延伸。
本次发射的中星26号卫星是我国首颗超百Gbps容量高通量卫星,卫星将定点于东经125度轨位。该星交付后,将由航天科技集团中国卫通公司负责运营管理。
2月23日19时4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中星26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成功。图片来源:新华社
近日,新华社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2022年6月,考古人员在辽上京皇城遗址西南部发现大型建筑基址。
此次在辽上京皇城遗址西南部发现的建筑基址规模庞大,台基规模和开间尺度,均超过此前发掘所见的宫殿建筑,说明这座南向建筑从辽代始建开始,是都城内地位显赫的皇家建置。
2月2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2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北京举行。
近日,中方赴美大熊猫专家组与美方专家共同完成了对大熊猫“乐乐”的尸体解剖检查,观察到心脏病变,初步判定是其死亡的原因。
日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深圳市政府在深圳共同召开“国际红树林中心”筹建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标志着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筹建工作已正式全面启动。
目前,已有多国提出选派航天员参与中国空间站飞行任务的需求。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陈善广表示,来到中国的空间站,用中国的飞船上太空,对中国的飞行器要进行熟悉。希望他们更多了解中国文化,也期望有文化的交流,互相促进。
24日,北京大学程和平、王爱民研究团队在《自然-方法》杂志在线发表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一款重量仅为2.17克的微型化三光子显微镜,能直接透过大脑皮层和胼胝体,首次实现对自由行为中小鼠的大脑全皮层和海马神经元功能成像,为揭示大脑深部结构中的神经机制开启了新的研究范式。
据英国《自然·医学》杂志20日报道,一名被研究人员称为“杜塞尔多夫病人”的艾滋病患者约10年前接受干细胞移植,停止抗艾药物4年后体内未再检测到活跃的艾滋病病毒。他是全球第五例 HIV 治愈确诊病例,也是第三例通过实验性治疗清除HIV的患者,并同时“摆脱了”癌症。
近日,JAMA子刊发表的一项研究,将关注度放在了运动与住院常见病因之间的关系上。研究表明,中老年人每天进行20分钟的身体活动,就能减少9种常见疾病的住院风险,且7年内住院风险将降低4%~23%。
住院的九大疾病包含:胆囊疾病、尿路感染、静脉血栓栓塞、缺血性卒中、糖尿病、肺炎、缺铁性贫血、结肠息肉和憩室病。
近日,《自然·医学》最新发表一项临床研究的论文称,研究人员通过对颈脊髓进行硬膜外电刺激,改善了两名中风后慢性肌力不足患者手臂和手的运动锻炼和力量。这项研究提供的初步证据表明,脊髓刺激具备作为一种中风后上肢康复恢复方法的潜力。
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日前刊载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大学生如果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会影响学习能力。研究人员指出,睡眠对学习和记忆很重要。长期睡眠不足6小时,会积累大量的睡眠债务,从而损害健康。
2月22日,广东省科协九届六次全委会议在广州召开。省委、部部长王瑞军出席会议并讲话,省科协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勇代表省科协九届会作工作报告。
会议传达学习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和中国科协十届六次全委会议精神,审议通过《广东省科协会2022年工作报告》,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广东省科协学会工作的指导意见》。
来源: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广东发布、科技日报、羊城晚报、中国新闻网、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官网等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