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报告2例鼠疫病例系一家三口
公众在野外活动或作业时要穿长裤、长袖上衣,不在鼠类、旱獭、野兔等洞穴周围休憩,不挖刨动物洞穴,不捕猎、剥食、携带野生动物,避免被跳蚤叮咬
鼠疫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由鼠疫耶尔森氏菌引起,为甲类传染病。鼠疫潜伏期一般为1至6天,个别病例可达8至9天。
专家提醒广大公众:严格按照鼠疫防控“三不三报”的要求,切实做好个人防护,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2、“三报”:发现病(死)旱獭及其他动物要报告、发现疑似鼠疫病人要报告、发现不明原因的高热病人和急死病人要报告。
3、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尽量避免去人群拥挤场所,去医疗机构就诊或个人出现发热、咳嗽等相关症状时要及时佩戴口罩。
4、若怀疑自己与病例有过接触可向当地疾控部门主动申报,取得专业指导,一旦出现发热、咳嗽、淋巴结疼痛、咯血或出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5、外出旅游时尽量减少和野生动物接触,不去逗玩健康状况不明的旱獭,做好防蚤叮咬,通过使用驱避剂、减少躯体暴露,避免被蚤叮咬,不私自捕猎、食用野生动物。
历史上,鼠疫出现过三次世界范围内大流行,曾经被称为“黑死病”,造类生命健康严重损失。建国前,我国鼠疫疫情也非常严重。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鼠疫防控工作,发病数明显下降,至80年代平均每年报告约20例病例,90年代,我国南方鼠疫疫情曾出现过短暂上升,自2010年以来每年仅有零星病例报告,主要集中在我国西北部分省份。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上一篇:总算知道为啥三不娶里面有了 下一篇:放荡的女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