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 学堂 学堂公众号手机端

五百年历史的古寺突然关闭这个“口罩和尚”为何整天东奔西跑?

admin 2年前 (2023-08-16) 阅读数 87 #2021
文章标签 彭场口罩

  五百年历史的古寺,为何突然关闭?十多万元的善款,用到了何处?这个戴着口罩的和尚,为何整天东奔西跑?……

  2020年1月22日,长沙城北捞刀河畔、山鹰潭边,郁郁葱葱的山林,薄雾氤氲,洪山寺的晨钟,惊起了林中栖息的白鹭和飞雀。

  午后时分,几位僧人匆匆拿着一叠墨迹未干的红纸,张贴在山门之上及各个醒目的地方。红纸上赫然写着:“严防病毒,暂停开放,谢绝来访,敬请谅解”。

  下午,正准备做晚课的洪山寺住持释增慧接到了一条微信。这条微信来自长沙市开福区民族宗教局局长彭超,内容是《关于做好我区宗教场所“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范和应对工作的通知》,接到通知,释增慧心中一紧,马上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和紧迫性,旋即,他召集寺内所有师父和和义工们开会,决定立即关闭山门,谢绝一切外人进入寺院。

  1月23日,大年二十九。长沙市开福区民族宗教事务局《关于暂停春节期间宗教活动的通知》下发到全区8个宗教场所。释增慧立马组织寺庙内师父们将文件打印,在前后山门、侧门和围墙上张贴,并安排专人在门口值守,劝返尚不知情前往寺庙的香客、信众和游客。

  洪钟鸣古寺,山气涌祥云。作为长沙四大佛教丛林之一,洪山寺信徒众多,按照寺庙多年的惯例,全寺庙将在庚子新年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举办新春祈福,每年期间,热闹非凡,每天中午有上百人在寺庙就餐,并有不少信众留宿。

  全寺庙的师父和居士们本如往常一般,紧锣密鼓地筹备各项事宜。而以迅猛之势铺向全国的新冠疫情,将今年这场祈福,按下了取消键。

  从这一天到正月初一,释增慧一刻不停地拿着手机,发微信和朋友圈、打电话、发短信, 把山门关闭的消息告诉所有的居士信众和亲朋好友,力劝他们不要前往寺院。往年每年除夕都要在寺庙过的老父亲,也毫无例外地被他劝阻在家。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两千年,从来没关闭过山门,即使是抗战时期也不曾关闭。我们当时接到通知后,心里非常不舍,但能够理解,因为新冠病毒感染是无色、无味、无形的,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它远比有硝烟的战争更残酷、更可怕。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社会的稳定,为了民众的健康,作为一名佛,我们必须无条件执行,这是大局意识、国家意识,也是公识。”释增慧说。翌日,他派人下山,赶紧采购了一批口罩、艾条、板蓝根、84消毒液和抗病毒口服液,以备不时之需,确保寺院人员的安全,并要求厨房工作人员每天对餐具和厨具进行消毒。

  1月24日,大年三十这天,湖南省委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各宗教活动场所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全省各宗教团体不得组织各种集体活动,各宗教活动场所暂停对外开放。

  除夕之夜10:30,长沙市开福区区委曹再兴带领区民宗局潘格、局长彭超和洪山街道、洪西社区负责人来到洪山寺,检查寺院的防疫工作。巡视期间,曹再兴频频点头,对增慧住持的大局意识和快速反应深表赞许,称赞洪山寺僧众服从安排,行动积极,严格遵照和执行了党和政府的法令,为全区的抗疫工作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

  虽然“两个暂停”(暂停对外开放,暂停集会活动)让寺庙的祈福停摆,但释增慧并没有停止他忙碌的脚步。即日,洪山寺迅速成立了以释增慧为组长的“洪山寺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制订了寺院应急预案,建立了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微信群,要求所有成员随时保持通讯畅通,每天在群里组织大家学习,及时了解相关法规条例和疫情时事;同时,留守在寺庙的师父和居士、义工们开始每天在寺院内喷洒药水、灭菌消毒。

  凌晨五点半,晨钟响起。山门虽然紧闭,洪山寺里的常住僧人和居士仍如法如律举行了早课祝圣、普供等仪式,分别在大殿、观音殿、天王殿、韦驮殿、伽蓝殿、地藏殿、报恩堂、斋堂等八处上供,为疫情肆虐下的众生祈祷。偈曰: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是日深夜。释增慧,这个出家32年的僧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新冠疫情发生的速度之快、传播之广前所未有,人类正遭受千年不遇的重大灾难。古代祖师大德的教诲如在耳边——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作为佛,作为一个公民,亦作为长沙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开福区政协的统一战线人士,他决定:不做看客,义不容辞地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中,去做一名战士,尽一份力,发一份光。

  1月26日,正月初二上午,释增慧通过网上银行,代表洪山寺向武汉市慈善总会捐款一万元,成为湖南省最早为抗疫捐款的宗教界人士和政协委员。

  当日,洪山寺向全体信众发出倡议,呼吁大家捐款救灾,奉献爱心、支持抗疫。众人拾柴火焰高,从五十、一百、两百,到一千、两千、一万,爱心款不断涌入,截至2月20日,就募集到了12万余元善款;随后的日子,信众和亲友们的募捐款一直在源源不断地汇集。

  收到募捐款,释增慧通过各种渠道,从海外、从国内采购大批口罩、84消毒液、艾条、板蓝根等抗疫物资。

  正月初四,洪山寺全寺僧众举办仪式,为罹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患者和华夏众生祈福,并为在抗疫战斗中牺牲的一线医护人员和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的众生亡灵超度。

  1月31日,正月初七,长沙市开福区区委、部部长何惠风率队来到洪山寺检查防疫工作,对洪山寺以大局为重、耐心劝返信众和每天坚持灭菌消毒等工作十分赞赏,并对僧众们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爱心善行给予充分肯定。这给了释增慧极大的精神鼓励。

  2月2日,新冠疫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蔓延到长沙,渗透到身边的社区,当日湖南新增74例,累计463例,口罩告急!防控升级!采购的抗疫物资陆续到货,释增慧决定:下山,把抗疫物资送到民众最需要的地方去。

  “疫情发生后,我亲眼目睹基层工作人员的艰辛和危险,感觉他们很了不起也很不容易,所以发了这个心,尽力支持基层抗疫工作,为他们加油鼓劲。如果一个个家庭和一个个小区安全了,那这些社区和街道就安全了,一个个街道和社区安全了,全社会也就安全了。”释增慧说。

  为保证寺院安全,释增慧给疫情期间的洪山寺定下规矩:所有人员若出不进,若进不出。安排好寺院的防控隔离和日常工作,释增慧将防疫物资装满车子的后备箱,开始了他的“口罩派送之旅”。

  2月8日,他向开福区洪西社区捐赠84消毒液100斤、医用酒精60斤、医用口罩300只。向沙坪社区捐赠医用口罩510只。

  2月11日,他向芙蓉区朝阳社区捐赠韩国KF94口罩200只、防护口罩300只、消毒喷雾剂15瓶。

  2月13日,他向开福区浏阳河街道双河社区捐赠韩国KF94口罩100只、防护口罩300只;向雨花区左家塘街道湖橡社区捐赠防护口罩400只。

  2月14日,他向开福区通泰街街道盐道坪社区捐赠防护口罩300只。向开福区轩辕殿社区捐赠防护口罩300只。

  长沙市第一医院是湖南省省级唯一、长沙市定点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医院,由于医院防护物资消耗较大,库存不足,急需社会各界支援医用外科口罩。此时,市面上 N95、KN95一罩难求。2月16日,释增慧想方设法凑齐医用防护口罩,通过开福区政协寻找到市第一医院的区政协委员吴芳兰医生,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亲赴长沙市第一医院,将100只N95口罩、KN95口罩交到吴医生手中。

  吴芳兰医生感激地说:“感恩大慈大悲释增慧大师给我们医院送来最需要的口罩,您这些天为了众生四处奔波。无法多好的词语都表达不出我们对您的感激!您让我们认清了人生,把回家的路途指明。感恩您啊大师,您是离我们最近的佛祖,和众生一起走过解脱的海洋。”

  在此期间,他还笔耕不辍,向区政协提交了《关于帮助宗教场所严格防控疫情的建议》和《关于使用公筷防止疾病传播的建议》两篇社情。

  听闻此讯,长沙市开福区政协政协党组、主席熊建伟夸赞说:“大师忧国忧民,落实落细,向大师学习、致敬!”。所有的政协委员们,也纷纷为释增慧委员的义举和爱心点赞。

  2月20日,他给长沙天主教堂送去200只口罩和两瓶酒精。2月21日,他冒着大雨来到开福区政府,向开福区政协机关捐赠防护口罩1000只,拜请他们发给深入社区防控一线的机关干部和工作人员。

  当熊建伟主席关切地问他累不累时,他笑着说:“党和国家对宗教界代表人士的四点要求就是上靠得住、学识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刻能起作用。什么是关键时刻呢?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就是关键时刻,我们要在关键时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起到代表人士的带头作用;效法先贤、为国出力,就是爱国爱教的具体表现和最好诠释。”

  2月27日,慈悲为怀的释增慧和部分僧人、居士分头将2000只防护口罩、84消毒液、洗手液、酒精及爱心人士捐赠的中药香包等防疫用品送到几十位信众居住的家庭,信众们纷纷感激这位“活菩萨”。

  截至目前,“口罩和尚”释增慧和洪山寺的师父们将募集来的资金和物资,累计1000斤84 消毒液、500斤医用酒精、50瓶消毒喷雾剂、100瓶消毒洗手液、300多袋防疫中药和香包,以及N95、KN95、KF94等各种防护口罩13800余只,全部捐赠给了长沙市15个社区和单位以及100多个家庭。

  一个多月以来,在全民抗疫的战场,这名身披袈裟的“特殊战士”,一直在与时间赛跑,奔波在派送防疫物资的路上,将他的车辆化为摆渡的战车,将他的慈悲化为人间的大爱。“口罩和尚”送出的每一个口罩、每一瓶酒精……温暖了每个人的心。

  很多朋友关切地问:“大师,现在大家都不敢出门,不敢与陌生人接触,而你却四处采购物资并亲自送到不同的地方,就不怕被感染吗?你可要注意安全啊!“释增慧笑着回复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有难无分僧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有的党政领导和基层干部取消了休假,坚守岗位,那么员干部、医护人员、军人、基层工作人员、志愿者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他们不怕,我也不怕!人的一生很短暂,我无法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增加生命的宽度。”

  释增慧的母亲是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居士,十分担心他的安全,也担心他曾经粉碎性骨折的腿伤复发,千叮咛,万嘱咐。看到释增慧非常注意防护和消毒,才略微放心。在释增慧的感召下,全家捐出了一万元用于购买防疫物资,并主动减免了租户两个月的租金。他八十六岁的父亲钟剑光老人,还迈着蹒跚的脚步,亲自来到所在的社区捐款500元,支持抗疫。

  文章和为时而著,歌诗合为时而作。疫情爆发后,作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释增慧还拿起画笔,创作出一批“抗疫”作品,抒发对钟南山和一线医护人员的敬意表达对抗疫斗争必胜的信心。

  1月30日 ,创作《钟馗》并作诗:钟馗进士出终南,横扫妖邪万民欢。倚天剑指寒光透,人间正道是沧桑。

  3月3日,创作《医者仁心》,刻画走出病毒感染隔离病房的医护人员,脱下护目镜和口罩后,脸上布满了勒痕和血丝。

  3月5日,创作《波斯老人》,纪念因罹患新冠病毒去世的原伊朗驻梵蒂冈、埃及大使,伊朗著名教士霍斯罗沙希。

  采访释增慧的过程是断断续续的,文章即将收尾的时候,我问:“大师,从您的家风到您个人的善举,我看到了两个字——慈悲。我总觉得您在用一颗悲悯的心在对待这个世界。您是怎么理解‘慈悲’这个词的呢?”

  他回答:“佛教一直讲慈悲,主张众生平等,普度一切众生。我们每年都不定期地放生几十次。慈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即关心众生的疾苦,为众生分担忧愁,帮助众生解脱烦恼,给人信心,给人希望,给人欢喜,给人方便。”

  我问:“您做这些善事,并没有人催着你这么做,但您做得有始有终,仿佛有一种使命感。佛教界有没有您的典范?”

  他答:“有啊,湖南省佛协会长的圣辉长老,几十年来一直坚持公益慈善事业,他老人家带领下的省佛慈基金会多年来为扶贫济困、救灾助学、慰问孤残累计捐款三千多万元;圣辉长老曾荣获中华慈善奖,还获得国家卫生部为治疗麻风病而设立的马海德奖。他老人家爱国爱教、回报社会、服务人群的精神和行为是佛教界的楷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他答:“一个人的力量固然非常有限,但哪怕是一只小小的莹火虫,也会努力地发出一丝微弱的光亮,而成千上万只莹火虫汇聚在一起,就会成为一团闪耀的光芒,因此我愿做其中的一只萤火虫。”

  采访完毕的日子,正值二十四节气的惊蛰,河岸的烟柳,被春雨打湿,山寺的桃花,已开得夭夭,被春雷惊起的蛰虫,唤醒了山林的草木;大地,正重现勃勃的生机,雨中的洪山寺,依然仰擎日月,俯镇星沙。

  洪山寺,位于长沙城北捞刀河畔,福元中路北侧,毗邻省广电中心、月湖公园、长沙大学、山鹰潭度假村,寺院始建于明代,原名麓峰寺,清康熙年间重修,历经沧桑,几度兴废,后改名为洪山寺。

  山鹰潭古称山阴潭、三眼潭,四周山峦迭嶂,林木葱郁,白鹭飞舞,景色宜人。昔日每当山洪爆发,浏阳河、捞刀河水从南北两个方向呼啸而来,为山所阻,水石搏击,轰然巨响,声如洪钟,浪高数米,而此山巍然屹立于洪峰之间,故名洪山。

  由于历史原因,寺院被毁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1993年,原长沙市郊区人民政府批准恢复重建洪山寺,并由长沙市国营综合农场负责修建和管理。1997年10月,长沙市国营综合农场将寺院所有权和管理权正式移交给佛教组织。1999年2月,长沙市人民政府批准洪山寺为宗教活动场所。(资料来源:念琴、释增慧)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