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无双”伍连德发明中国第一个口罩67天战胜鼠疫
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人类社会就面对了重大的新冠疫情,而武汉就是第一个沦陷的,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逆行前往武汉。
伍连德,字星联,祖籍广东广州府新宁县(现广州台山市),生于马来西亚槟榔屿,剑桥大学医学博士。
最初也只是一两个人染疫,但经过了一传十十传百的传染速度,到了十二月中旬每天染疫人数增加到十个以上。
但相比于这些,最可气的是当时的官员们大多数对于防疫知识一无所知,这也造成了鼠疫的大规模传播。
1907年,伍连德在英国伦敦参加完禁鸦片烟会协议之后,接受清政府的应聘回国担任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副监督(副校长)的要求。
但由于当时的任课老师全都是外国的,只教会我国学生们一些最基础的包扎知识,伍连德得知后亲自教课,用着刚学会的汉语来传授自己的医学知识,也为我国的医学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伍连德到了东北,却一直苦于无法解剖尸体,中国人传统的思想里,人哪怕去世了也应该完整的入土为安。
伍连德得知消息后,马不停蹄赶到傅家甸,将尸体带回了与总商会借来的房间,然而他要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解剖尸体。
经过与丈夫和家人的协商之后,他们也同意了对尸体进行解剖,但由于这是全国第一例,而且在当时也没有解剖尸体的事情,也只能秘密进行。
伍连德拿到了器官组织切片之后,拿出了他携带的当时最先进的贝克显微镜,在贝克显微镜的帮助下,伍连德发现了一个钟乳石状的病菌,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伍连德敢断定这就是鼠疫杆菌。
清政府也开始意识到这次鼠疫的危害之大,他们同意采取伍连德的措施,迅速封锁了公路铁路,也对傅家甸进行了隔离封锁,防止了鼠疫的蔓延。
说起鼠疫大家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曾经令人闻风丧胆的黑死病,世界各国都有发生过鼠疫,但这些都是通过老鼠传播病毒的,然而这次的鼠疫根本不是通过老鼠传播,而是通过人传人传播。
伍连德通过研究发现,东北的冬天通常零下几十度,而且傅家甸房屋矮小脏乱,每天都要关着窗户,这也造成了一人感染全家感染。
不过这个观点却遭到了北洋医学堂的首席教授——法国人梅斯尼的否定,他一直认为“这次的东北鼠疫就是普通的鼠疫,疫情都是老鼠传播别人的。”
在场的观众也不知道究竟谁的观点正确,但在几日之后,全国乃至全世界都认同了伍连德的观点,因为梅斯尼用自己的生命验证了这个概念。
当然,对于这位为观点牺牲的人应该给予最大的尊重,正是因为现有了牺牲,才有了新的科学观点被接受。
在哈尔滨的高风险区,伍连德划了四个区域,每个区域的居民佩戴白红黄蓝四种颜色的袖章,不同区域严禁通行。
这些措施就算是放到现在也是我们防控的最主要的方法,三年前的钟南山院士在武汉也是果断采取隔离,最终封城等一系列的措施才防止疫情的进一步扩散的。
通过了对时代的了解和我的看法,其实这一次东北鼠疫发生的原因最主要的还是当时的20世纪初,人们发明出了一种加工技术,能把旱獭皮加工成堪比貂皮,这也使得旱獭皮在国际市场需求量大增。
最后,在伍连德和各位防疫人员的控制之下,鼠疫也在东北大地得到了控制,从最初的几万人的伤亡逐渐变为了零伤亡。
伍连德的名字在历史的长河中并不引人注目,但如今的中国,倘若没有那时候的他力挽狂澜,恐怕早已人口锐减,甚至灭绝,其后果不堪设想。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