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跑出出海“加速度”
新朋旧友,共襄盛举。8月31日,与广交会、进博会并列为中国对外开放三大国际合作平台的第十届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于北京拉开帷幕。在新冠肺炎疫情依然肆虐全球的当下,今年服贸会设有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展,并举办中医药主题日等活动,为全球健康交流与合作搭建起桥梁。
在服贸会等平台的助推与国内企业的不断努力下,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正明显提速,以连花清瘟为代表的中成药在全球多国获得注册认证,出口额持续增长,令中医药这一中华文明的瑰宝获得越来越多的赞许与认可。
本届服贸会上,作为商务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开展建设的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之一,以岭药业携连花系列产品亮相,并举办连花全球发布会,同世界分享守正创新的中医药成果。
截至目前,连花清瘟已在全球近30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近期,连花清瘟在利比里亚正式注册上市,这也是该药继乌干达、毛里求斯、津巴布韦、莫桑比克、肯尼亚、南非和尼日利亚之后登陆的第8个非洲国家。
正如中国驻利比里亚大使任义生8月18日出席连花清瘟在利获批上市仪式时所言,中医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做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起来的原创医学体系。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越来越多的民众选择中医药、使用中医药、学习中医药。
海关总署的统计数字显示,2021年,中国中式成药出口总额达19.69亿元,同比增长9.4%。在此之前,尽管中国中药出口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但主要是以保健品和食品添加剂的形式出口。这一情况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出现改变,显示出中医药在抗击疫情中发挥的作用得到更广泛接受,尤其是连花清瘟这样的代表性中药。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特邀研究员沈诗伟对记者表示,经过多年发展,中医药已获得世界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中医药医疗、教育、科技、文化、产业等领域国际合作取得积极进展,为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医药的国际化首先靠的是“用效果说线月,巴西华人协会接收到一批国内捐赠的连花清瘟颗粒,并将其分发到当地侨胞手中。“连花清瘟对我们身处海外的华人华侨而言,就像是‘护身符’”,长居里约的华侨李彤对记者表示,今年6月以来,巴西每日新增的新冠确诊病例均有数万例,累计确诊病例已经超过2000万例,这样严峻的疫情形势也让在当地的华侨华人感到担忧。
2020年正在英国曼彻斯特留学的齐鹏飞也曾收到中国驻当地领馆发放的“健康包”,其中有口罩、防疫指南和莲花清瘟胶囊。目前已回国就业的齐鹏飞对记者回忆称,“当时疫情在英国暴发后,大家都买不到防疫物资,来自国内的口罩和药物就像是‘及时雨’。”齐鹏飞说,那时还没有疫苗和特效药,中国留学生收到的连花清瘟让其他国家的学生印象深刻。
通过中国有关机构的介绍、学术论文的研究以及身处世界各地华人华侨的使用,莲花清瘟在全球赢得了越来越多的信任。利比里亚卫生部长贾拉近日表示,连花清瘟已在利比里亚正式注册并应用一段时间,很多患者都使用过,“连花清瘟来的正是时候,由于季节原因,目前很多人都在咳嗽、打喷嚏,服用连花清瘟可以使他们迅速恢复健康。”
一直以来,中医药“出海”都面临着多重挑战,例如由于中药自身成分复杂度高、配伍理论独特,完成外国尤其西方发达国家药品注册程序难度较大;在绝大多数国家,中医师尚未取得法律认可的医师地位;一些国家对传统医学持质疑和排斥态度。
扎实的理论基础加丰富的科技内涵,已成为中医药国际化最主要的推进器之一。近年来,国际学术期刊上越来越多出现中医药领域的研究成果。仅以连花清瘟为例,截至今年4月,已在国外发表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论文就已达15篇。2020年,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杨子峰教授课题组题为《连花清瘟对新型冠状病毒具有抗病毒、抗炎作用》的研究论文,更是被国际期刊《药理学研究》评选为2019/2020年度全球优秀论文奖。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